本篇文章6006字,读完约15分钟
原创 李定国 档案春秋
革命音乐家麦新的短暂人生,犹如一首用血火交织的音符谱就的雄壮进行曲。他留下的经典歌曲《大刀进行曲》,使用明朗的大调,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且敢于血战到底的可贵精神。歌曲如同战斗的号角,催人奋进,震撼人心,也像是挥舞的大刀,锋利无比,寒光闪闪。又是一年“九一八”,让我们重听这激昂的曲调,感受音乐家热烈的家国情怀。
油画《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晏阳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被歌曲激励的爱国青年
1914年12月5日,麦新降生在上海一户普通市民家中,家人对这名男婴寄予厚望,故取名孙培元。后因其参加革命、投身于音乐创作,自改艺名麦新,谐音意即:迈向新的斗争和生活。
麦新从小受父母和家庭影响,立志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由此也养成了愤世嫉俗、敢作敢为又爱憎分明的侠骨豪爽性格。
麦新的青年时代,正逢乱世。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激战正酣,蓄谋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更加紧了侵华步伐,民族危亡、国家动荡。但蒋介石卖国集团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日寇侵略不抵抗,全力围剿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苏区。蒋介石之流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和声讨。尤其在 “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卢沟桥“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更是义愤填膺,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作为爱国的热血青年,麦新也积极参与了当时正在上海风起云涌的抗日救亡群众歌咏运动。
音乐家麦新
1935年初的上海租界里,街头巷尾到处在传唱抗日救亡歌曲。此时的麦新已参加由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民众歌咏会”。在那里有幸结交了志同道合、小他两岁的新朋友孟绶曾(参加革命后改名为孟波)。俩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很快便形影不离,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有一天,麦新去浙江电影院观看国产新片《桃李劫》,他被影片的故事文案和人物深深打动。片中由田汉和聂耳作词作曲的主题曲《毕业歌》更使他热血沸腾。电影散场后,《毕业歌》激昂奋进的旋律,依然在麦新心中激荡。他觉得自己所在的“民众歌咏会”应该多唱聂耳的歌,因为它能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鼓舞和力量。
电影《桃李劫》剧照
“民众歌咏会”的组织者和指挥,是爱国人士刘良模。他欣然接受了建议。他首先把会员们已经唱熟的一首《摇小船》的歌词和歌名,改为 《救中国》。“救、救、救、救中国,一齐向前走。努力!努力!努力!救国要奋斗!”歌词这样一改,大伙儿唱起来更有劲。每次轮唱,都要唱得汗流浃背才肯罢休。刘良模的救亡热情也高涨起来,他教唱的歌曲更加灵活生动。很快大家就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打回老家去》《自由神》和《毕业歌》等抗日救亡歌曲。由此,“民众歌咏会”声誉鹊起,队伍一天天壮大,很快快速发展到几千人。原本在北四川路青年会礼堂的排练,已容纳不下。无奈,新加盟的部分会员只能去八仙桥青年会礼堂活动。
当年上海的这些群众歌咏团体,基本都是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或受其影响的。“民众歌咏会”的快速发展和崛起,引发了上海多个革命作曲家和音乐活动家的关注。这年6月的一天,“左联”旗下的革命音乐家吕骥来“民众歌咏会”演讲,引发轰动。因为在抗日歌曲中,人们都唱过他创作的《自由神》和《新编九一八小调》等,所以总把他与聂耳联系在一起。
这天,能容纳千余人的北四川路青年会礼堂被挤得水泄不通。吕骥操着略带湖南口音的普通话作了热情洋溢的报告。吕骥说:“我们中国新音乐运动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的活动是为着全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过去我们的音乐运动,虽然也有这种特质,但是没有现在这么鲜明,也没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打回老家去》等救亡歌曲所产生的这么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性。”接着,吕骥又高度评价了聂耳在《大路》《桃李劫》《风云儿女》《新女性》等进步电影中所创作歌曲的广泛社会作用;更讲述了中国新音乐运动应肩负为全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现实意义。
吕骥的讲演,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为大众、为民族解放是中国音乐快速发展新方向的论述,就此深烙在麦新的心中,使他决心要学习聂耳,走他的路。
聂耳
创作《大刀进行曲》
1935年初夏,刚完成影片《风云儿女》谱曲从业(包括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暂离祖国绕道日本前往苏联求学。不料,7月17日在日本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时年23岁。巨星突然陨落,全国为之震惊。8月16日下午,上海各界在金城大戏院(现黄浦剧场)召开“聂耳追悼大会”。参加会议的麦新,在听了多位乐坛前辈发自肺腑的感言和评论后,深受教育,心绪难平。他也决心用音乐作为武器,用歌曲来唤醒激励国人。
但麦新苦于自己的音乐基础是张白纸,于是急起直追。各个星期天早晨,他向沈知白先生学习钢琴,又潜心自学吕骥赠送的作曲工具书《和声学的理论和实用》。冼星海留法学成归国后,旋即接过聂耳的旗帜,成为中国革命音乐的新旗手。麦新也成为冼星海的助手紧随他左右,潜心体察老师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音乐创作源泉的创作作风和作曲理念,不失时机地向他求教,学习各种作曲技法和合唱指挥妙招。
麦新的歌曲创作,是从写歌词开始的。自他的处女作《九一八纪念歌》由冼星海谱曲一炮打响后,创作激情更高涨了。很快又写出了《女工救国歌》《妇女进行曲》《只怕不抵抗》,以上三首都由冼星海谱曲。
此外,他还创作了《保卫马德里》(麦新作词、吕骥作曲),以及自己作词谱曲的《向前冲》《马儿真正好》。《保卫马德里》作为中国人民声援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首歌曲,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麦新的成名作,是和孟波合作的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作词、孟波作曲)。1936年夏,蒋介石在国民党一次会议上称:中国的牺牲还未到最后关头。此言一出引发全国一片哗然,上海旋即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游行结束后,多个革命音乐家不约而同地汇集到冼星海家中,一起商讨应对之策。冼星海提议,我们要拿起音乐的武器,与蒋介石的一派胡言针锋相对。并且点名要麦新和孟波共同完成一首歌曲,标题就是“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当日晚上,受命后的麦新和孟波心绪难平,他俩徜徉在黄浦江畔,漫步于附近几条小马路上,直至天明。在昏暗的路灯下,多少激动人心的难忘画面闪现脑海。那滚滚而来的乐思,似乎要喷涌而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两人时走时停,不时还发出些争论……快到拂晓时,麦新在小纸片上,急促地记下了刚才两人探讨拟定的歌词和曲调。一首发自他俩心底,充满着激昂铿锵的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雏形已成。几天后,经两人多次推敲、斟酌、润色后定稿。作品很快发表在《大众歌声》第二期上,成为抗日救亡歌曲中的经典。
麦新的代表作,无疑就是由他进行词曲创作的《大刀进行曲》。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加紧侵华步伐,驻华北的29军为抵御外敌,在长城脚下的喜峰口奋勇杀敌,那时抗日捷报频传,光大刀队19岁战士陈永德,一人一刀,就杀敌9名,极大地鼓舞了中华儿女的斗志。人民欢欣鼓舞、热血沸腾。麦新也被这样的抗战氛围包围着。
听一听那时的声音
一天,他在参加上海各界声援29军的群众集会后,激荡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一直闪现着大刀队战士奋勇杀敌的画面。这夜麦新失眠了,整夜琢磨,一直待到一抹晨光折射到他的床边时,望着东方绚丽的曙色,他自言自语地说:“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当他再重复这话语时,竟兴奋地唱了起来。这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曲调,顺畅自然又热情奔放,极富号召力。麦新反复哼唱了多次,觉得很满意。这句旋律既表达了看到抗战到来的兴奋,又蕴含着抗战必胜的信念。他急忙起床,把这旋律和歌词写了下来。找到了音乐中的主旋律后,麦新兴奋不已,他沿着这种情绪和音乐走向,不断地向这句旋律的前后延伸快速发展开去,作品很快一气呵成。一首时代的不朽之作,名扬天下的《大刀进行曲》,就这样在一个安静的早晨,从一颗不平静的心中迸发而出。
几天后,在南市文庙举办的大型抗日救亡歌咏会上,麦新站在台阶上,亲自指挥万余群众,教唱《大刀进行曲》。这是新作的首唱,人们唱了一遍又一遍,群情激昂的歌声划破天际、直冲云霄。打那后,《大刀进行曲》成了每次重大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但群众在演唱时,总是习性性地把原作中的第一句歌词:原本节奏和旋律四平八稳的“大刀向”唱成切分音符并有延长音,这样的音乐语言和节奏更显铿锵有力更有气势。而且在歌曲的高潮和结尾处,群众又总要加上一声激昂的呼喊:“冲啊!杀!”这种发自群众内心对作品中两处不经意却画龙点睛式的改动,无疑使歌曲增色不少。
不久,在冼星海家中的碰头会上,又有同志建议把原歌词:“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麦新在抗日救亡歌咏会上指挥
麦新高兴地接受了同志们的建议和群众的见解,对作品进行了撰改。不久,这首歌随着抗日将士在浴血战场上高歌,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激励亿万中国军民打败日寇、吹响民族解放的号角。
战歌般的人生
西安事变后,国共为一致抗日再度合作。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是合法政党,工农红军也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不久,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要把上海文化界人士组织起来,组成各种形式的团体。包括各“抗战演剧队”和“战地服务团”等等,用文艺的形式,到祖国广大内地去进行全民抗战推广,其中包括深入国民党的军队。
麦新也接到党组织指示,安排他参加由张发奎为总司令的第八集团军下属战地服务队。在移交完手头从业、离开上海的前夜,麦新挥泪告别了一同战斗多年的挚友孟波。在转战浙江、江西和湖北的烽火岁月里,麦新经受了炮火连天的战争考验,终于加入了朝思暮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麦新歌曲选》
麦新在战地服务队的从业,除了教官兵新歌,还要创作文艺节目,首要是谱曲。有一次,新编了一出独幕话剧《保卫浦东》,麦新为其中几个唱段谱曲。导演石凌鹤对他说:眼下的排练,剧中缺一位老农民的角色,此角虽然戏不多,但非常重要,关键是老农要讲浦东话,我看你来演比较合适。要从未登过台的麦新来演戏,似乎有些勉为其难。但为了推广抗战,他还是欣然接受了。
为了演好老农民,他白天忙完教歌和排戏,晚上熄灯后还要背台词,温习导演教他的一点动作。
正式演出前夜,麦新真有些紧张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登台演戏,生怕自己表演不好而影响整台戏。因为此,他一人跑到室外的打谷场上,趁着月色,边背台词,边比画着表演。此时,正巧有一小队巡逻兵经过,见到这个指手画脚、形迹可疑的人,便悄悄把他围了起来。最后发现是麦教官在练习演戏,闹了场误会……
1938年春,麦新所在的战地服务队来到了当时全国的抗战中心:武汉。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冼星海和久别的革命音乐家任光、张曙等。冼星海对他说:你写的《大刀进行曲》唱遍了抗战前线和国统区,非常好。希望能多写这样的作品。
武汉到处是抗战歌声和浓郁的抗日氛围,使麦新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而老师的赞美和鼓励,更坚定了他的革命斗志。他在日记中写道:向星海学习,沿着聂耳的路走到底!
1940年底,麦新被调往延安学习从业。车从陪都重庆出发,途经西安,又路过洛川,进入鄜县。这里是陕甘宁边区的第一站,多么神圣的土地,到处充满阳光,一切蕴含生机。此时的麦新情不自禁地在卡车上呼喊:自由的土地,人民的世界到了!
车到延安时,天空突降大雪。麦新望着飞雪中高低起伏的延安城墙,思绪万千。这么多年心中一直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今日终于投入了它的怀抱,这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全景
来到延安后的麦新,被分配到“鲁艺”音乐系从业。那里有当年引领他革命、学习音乐的导师吕骥和冼星海,还有很多他仰慕已久的革命音乐家:马可、瞿维、寄明、向隅、李焕之、李劫夫。
麦新在延安创作的第一首作品,是与贺敬之合作的歌曲《红五月》(贺敬之作词、麦新作曲),这也是麦新到延安后深入生活、收集多个陕北民歌,把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运用到自己新作品中的一种尝试。《红五月》一炮打响后,麦新在短短的三年间,又创作了三十几首歌曲。这也是他到延安后,从业最忙、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1942年5月23日,延安举办了世人瞩目、影响深远的文艺座谈会。毛主席在会上发表了划时代、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讲话。确定指出:文艺要为无产阶级政治和广大工农兵服务。当年麦新在上海时,虽然也读过鲁迅翻译的一点文艺理论书籍,但多个是非问题,仍似懂非懂。如今学习讲话,心胸豁然开朗,如沐春风。
1940年代初,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在东山窑洞前合影
一个星期后,在鲁艺师生轰轰烈烈学习讲话的热潮中,毛主席来到桥儿沟专程看望大家。这天,毛主席在师生中间,多少双渴望的手伸了过来,期待能与他握握手!当毛主席向麦新伸过手来,那宽厚的手掌,给了他无比的力量,一股暖流顿时传遍全身。应师生要求,毛主席在礼堂旁的广场上即席讲话。他生动地把课堂里的鲁艺比作“小鲁艺”,而把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的广阔天地及丰富的斗争生活,称作“大鲁艺”。号召广大师生走出“小鲁艺”,投身到广阔无垠的创作源泉——“大鲁艺”中去。
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鲁艺师生纷纷行动起来,到三五九旅开垦不久的南泥湾去下生活,留下了流传至今、百唱不厌的歌曲《南泥湾》。并且又创作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格式新奇的秧歌剧,开启了延安的秧歌剧时代。边区的老乡都说:鲁艺的秧歌剧真好,把咱们军民开荒种地的事都编成了歌、演成了戏。庄稼人上了舞台,可真是翻了身。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也多次看了秧歌剧的表演,赞许说:这才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
麦新部分作品一窥
麦新在此次下生活中,也创作了歌曲《南泥湾垦荒》,并且还拿起文艺批评的武器,撰写了《新的聂耳在工农兵中生长着》《略论聂耳的群众歌曲》《创作不是少数人的事》《是改变从业作风的时候了》和《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歌曲》等论著。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下了伪装和平的假面具,对各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妄图一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粉碎敌人阴谋,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各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由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麦新随部队离开延安,转战南北。延安鲁艺也在解放战争后期,整体搬迁东北,最后落户沈阳,解放后改名沈阳音乐学院。
麦新参加东北野战军的土改从业,于1947年6月4日,在茫茫的科尔沁草原遭遇匪徒袭击,经过惊心动魄的战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
人民群众悼念麦新
位于内蒙古开鲁县的麦新烈士纪念碑
麦新的一生是在烽火岁月里,受党的教育培养而茁壮成长的。他为党和人民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无疑,他的人生,就是一首战歌。麦新虽未看到新中国的曙光,但他创作的《大刀进行曲》会在神州大地永远传唱。
杂志:王良镭
自媒体|排版:一茶
原标题:《《大刀进行曲》:鼓舞人心的激昂曲调是怎么炼成的?》
阅览原文
【专题】你好。 这里是上海 。
标题:热门:纪念“九一八”,重听《大刀进行曲》:鼓舞人心的激昂曲调是怎么炼成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