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42字,读完约3分钟
广西梧州市万秀区城东镇镇长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四方村党支部书记何现在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名人”。
记者来到四方村村委会。村委会崭新的四层办公楼矗立在村头,不远处花生油加工厂的压榨车间飘着香气。何修庆,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正轻快地走着。
修庆个子不高,但他的讲话显示了他的能力和老练。56岁时,他在年轻时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利用了广东省封开县四福村的优势。他靠卖肉桂、竹子等农产品赚了平生第一罐金,成为村里最早的“万元户”之一。
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他决心带领村民瞄准广东市场,这是一个意义深远的“东进”目标。“通过东介绍平台和东延伸市场,村里的特色菜在这两个地方都很受欢迎。”何修庆说,这是他的期望,也是四方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引擎”。
四方村位于粤桂合作试验区江北区的核心区域。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把目光投向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领域。他带领村民投资50多万元,依靠当地优质的“朱豆”花生,建设花生油加工厂。为了让市场放心“生在农村”的食品安全,四方村将花生油命名为“闽安”,并主动在产品海报上宣传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花生油一经出售,很快被当地居民接受,其他省份的人也来到这里。从2018年8月到2019年5月,“闽安”牌花生油售出近100万元。
光靠卖油,村里的集体不可能做成一个大蛋糕。四方村村委会提出了发展更多村级特色产业的想法。他们采取村民合作社和个人合股的发展模式,建造酒厂,用榨油厂的酒糟和花生渣喂土鸡,发展养鸡业。此举不仅促进了当地水稻和花生产业的发展,也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成为万秀区著名的“富裕村”。
罗独欢是一个贫困家庭,她在四方村办了一张卡片。“民安”油坊建成后,村委会通过劳动入股的方式说服他加入合作社,为他量身定做工作。现在,他的月薪大约是1680元,他每年也从合作社得到分红。像罗独欢一样,有10个村民投资了村集体经济,其中5个是已经办了卡的贫困户。
为了寻求更多的商机,四方村通过城东镇党委和政府的牵线搭桥,与广东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打造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西江镇”,为广西和广东提供绿色、可靠、优质的农副产品。“‘西江香山’通过东引平台、东引模式、东引技术、东引市场,有效整合了城东镇传统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品牌,树立标准,确保质量,走向广西和广东市场。”陈红燕说。从平台开通到今年5月,该村已向广东销售了2000多公斤花生油,目前供应紧张。
在展台一楼的四方村,有一些西江镇出售的当地特色农产品,如小香米、小绿鸡蛋和手工制作的腐竹...扫码打开西江镇微信商城,广西盛产百香果、芒果、六堡茶等各种农产品。
“我们是农产品搬运工,我们是农民致富的加油站。”陈红燕拿出《西江镇》的宣传页递给记者:“我看到人就发这个宣传页,因为这是我们城东乡镇集体经济发展的名片,也是我们镇向粤港澳销售特色产品的跳板。”(经济日报记者郑桐)
标题:梧州市思扶村:做强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