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7字,读完约5分钟
□张欣
近年来,“影响力投资”的金额和数量正以每年15%至18%的速度增长。根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全球影响力投资总额已达5020亿美元。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医疗保健、扶贫和环保产业的过程中,中国将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投资”的大国。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尺度。
现代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的雇佣性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家财富的原因或动力。然而,在现实中,资本对财富的追求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道德沦丧和社会分配不公,这反过来又刺激了人们对资本善的探索和追求。在倡导社会责任和发展慈善事业之后,影响力投资为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从世界历史的起源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和慈善事业起源于一些宗教传统。例如,犹太教有许多关于道德投资的戒律,主张道德地使用金钱;《旧约》中对借贷和投资有许多伦理限制。伊斯兰教不承认涉及酒精、色情、赌博等的投资。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本世纪后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200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启动了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于2010年11月发布了该标准。许多跨国公司还制定了社会责任守则,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考虑员工、消费者和其他各方的利益,以维护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稳定。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然而,社会责任和慈善都只是实践中的外在要求,在许多方面都局限于企业和个人的道德行为。因此,当企业陷入衰退,利润减少时,往往会理所当然地降低社会责任的要求,甚至不经意地将社会责任考虑在内。因此,社会责任缺失和漠视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食品安全、重大劳动争议、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突出。
虽然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客观上存在矛盾。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与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不仅是企业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外部压力的要求。企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增加就业,贡献税收,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反过来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一方自身利益和另一方利益受损),从而导致企业的逐利行为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例如,一个企业如果想处理和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必然会增加成本,当企业将污染控制成本转移给员工和社会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性。如果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因此,社会责任主张企业努力将外部影响内部化。然而,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事先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和对方的损害),这种外部影响的内化很难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除了要求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外,还主要依靠外部的制度环境和监督。“影响力投资”的想法希望依靠商业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影响投资”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07年提出的,是指既能实现效益又能实现效益的投资,是公益和商业的结合,即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能实现积极的社会和环境效应的投资。这在投资回报和社会价值之间架起了一座双赢的桥梁。影响力投资的具体形式包括社会责任投资、影响力债券、公益风险投资、绿色金融等。鉴于“影响力投资”从一开始就把解决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商业机会,评估其投资的成功取决于它是否解决了社会问题或实现了既定目标。近年来,“影响力投资”的金额和数量正以每年15%至18%的速度增长。根据全球影响力投资网络(giin)的年度调查数据,“影响力投资”的规模在2014年约为106亿美元,2017年为2281亿美元。据giin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全球影响力投资总额已达5020亿美元。
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立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2016年,中国发布了《关于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动政府建设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2008年1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截至去年底,中国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中国绿色债券存量接近6000亿元,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中国发行了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券,达到312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反映了社会各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殷切期望和要求,而且在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冲击投资符合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近年来,中国许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范例和社会企业,如专注于小额信贷扶贫项目管理和拓展的“中和农村信贷”、阿里巴巴的扶贫基金、浙江绿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可以预见,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医疗保健、扶贫和环保产业的过程中,中国将成为一个“有影响力投资”的大国。
(作者是同济大学财经学院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标题:影响力投资:以商业力量化解社会责任难题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