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18字,读完约9分钟
法人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单位,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责任、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包括企业法人、政府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单位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党政机关为主体,数量相对稳定。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单位数量迅速增加,民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注册日益便捷,经营环境不断优化,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单位数量进一步爆炸式增长。
首先,单位数量增长迅速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的单位数量相对稳定,增长相对平缓;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单位数量正在快速增长。以工业企业为例,1978年中国有工业企业34.8万家,比1957年增长1.1倍;到2017年,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到371.3万家,比1978年增长9.7倍。
1996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全面摸清了各行业的单位基础。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440.2万个法人实体。2017年,单位数量增加到2200.9万,是1996年的五倍,21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0%。其中,1996年至2012年,单位数量从440.2万增加到1061.7万,年均稳定增长5.7%。十八大以来,随着商业体制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单位数量激增。从2012年到2017年,单位数量从1061.7万迅速增加到2200.9万,年均增长15.7%。
第二,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涌现出大量新兴产业,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中国第一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颁布。当时,有668个工业亚类。在2017年修订的《国民经济国家产业分类标准》中,产业子类的数量增加到1381个。
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从1996年到2017年,二级工业单位数量的比例持续下降,从34.8%下降到21.5%;第三产业的单位比例从63.8%稳步上升到70.9%。随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迅速增加,带动第一产业比重从1.4%提高到7.6%。
现代服务业的单位数量正在迅速增加。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业单位增长率出现分化,制造业单位增长率相对较低,现代服务业单位数量增长迅速,比重明显增加。从1996年到2017年,制造单位数量从125.6万增加到348.4万,但比例从28.5%下降到15.8%。批发和零售单位数量迅速增加,从68.2万个增加到625.2万个,占15.5%至28.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单位数量增长最快,从2万个增加到71.9万个,增长34.3倍,所有单位比例从0.5%增加到3.3%。科研和技术服务业单位数量从4.2万个增加到103.5万个,增长23.6倍,比重从1.0%增加到4.7%。租赁和商业服务单位从9.7万个增加到224.2万个,增长22.2倍,比重从2.2%增加到10.2%。
第三,区域分布越来越协调
东部地区的单位数量占一半以上,而中西部地区的单位加快了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单位数量迅速增加。1996年,东部地区的单位数量占44.2%,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54.4%,此后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从1996年到2012年,中西部地区的单位比例下降。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中部地区的崛起,中西部地区加快了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十八大以来,单位数量开始加速增长,比重有所回升。中部地区的单位比例从2012年的19.1%增加到2017年的21.1%,而西部地区的单位比例从19.2%增加到19.5%。
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单位发展迅速。京津冀地区从1996年的35万套增加到2017年的231.2万套,增长了5.6倍,在全国的比重从8.0%增加到10.5%。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单位数量从1996年的99.7万个增加到2017年的550.6万个,增长了4.5倍,在全国的比重从22.6%增加到25.0%。
四、企业在法人实体中占据主体地位
企业成为法律实体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发展状况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在所有法人实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1996年,中国有262.8万家企业,2017年企业数量增加到1809.8万家,增长5.9倍,年均增长9.6%。企业在所有法人实体中的比例从59.7%上升到82.2%,上升了22.5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商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通过改革市场准入制度和优化经营环境,从源头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数量已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从2012年的828.7万家增长到2017年的1809.8万家,五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18.4%。
政府机关和机构的比例大幅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改革,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力图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1996年,中国有28.1万个器官,2017年下降到25.5万个,下降了9.0%。同期,尽管公共机构数量略有增加,但由于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比例明显下降。政府机构在所有法律实体中的比例从1996年的20.2%下降到2017年的4.9%。
5.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充分发挥公有制主体作用和控制力的同时,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质量提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大,大多数国有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革,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逐步规范。就注册类型而言,1996年有442,000家国有企业,2017年减少到133,000家。尽管国有企业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它们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在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方针指引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明显,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私营企业的比例增加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数量显著增加。从注册类型看,1996年中国民营企业有44.3万家,2017年增加到1436.9万家,增长31.4倍,年均增长18.0%。私营企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例从16.9%上升到79.4%。从持股情况看,2017年民营企业为1620.4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9.5%。
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建设新型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从无到有稳步增长。注册类型方面,1996年港澳台投资企业5.7万家,外商投资企业5.4万家,2017年港澳台投资企业1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13.7万家,分别增长1.3倍和1.5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法人实体蓬勃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在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下,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分配套装”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促进各单位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中心)
标题:单位数量快速增长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