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9字,读完约4分钟

王艺曈

1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到就业问题,并部署进一步措施做好稳定就业工作。

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应该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从数量上看,全年新增就业指标提前达到标准。前10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就业是最大的生计,就业总量达标,意味着数千万新就业人口的生计得到保障。此外,稳定的增长和稳定的就业是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的福祉应该依靠人民的就业和造福于人民的生活。据估计,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都可以带动约200万人就业,因此保持经济增长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和就业推动实体经济向前发展,这最终体现在经济增长率上。中国的就业已经连续七年超过预期目标,这也证明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但是,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不能掉以轻心。在政策层面,为了为民生奠定坚实基础,再次强调稳定就业。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哪些是不稳定点?应该说,挑战来自两个方面:总体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其中,后者更引人注目。为了稳定就业,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缓解结构性矛盾。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总体压力来自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尽管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了顶峰,但自那以后逐年下降。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仍将增加大量就业人口。与此同时,近年来宏观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进入较低增速区间的“新常态”,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总需求低迷,部分企业生产需求放缓,经营低迷,招聘量自然减少,这是总就业压力的来源。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然而,没有必要太担心总压力。事实上,为了缓解总量压力,我们更多地依靠稳定增长政策和结构改革。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结构的顺利升级,就业总量可以稳定下来。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已进入结构调整的“换挡增质”时期。传统制造业正在向高科技含量转变。与此同时,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就业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强。此外,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新的形式,如电子商务和b2c服务,这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就业的退出与旧动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即“由于一个行业的衰退,一些工作岗位消失”。总会有新的动能,新的工业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工业4.0”、“互联网+”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将有更多的人能够进入新的商业形式就业,对此我们应该持乐观态度。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稳定就业政策本身应该更多地关注长期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结构性失业和优化就业结构。

用外行人的话来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是“没有人有工作可做”。有工作,但在相应的地区没有与这些工作相匹配的人,这造成了许多结构性失业。其中,一是高级技师短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高端制造业急需高科技产业工人,但相关供给似乎跟不上。笔者在佛山、东莞等地的生产企业采访时,曾听到企业主的抱怨:“那些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人,拿到丰厚的工资,就招聘不到,大量只懂简单技能的年轻人涌入外卖和快递行业,而工厂里有工作,就很难招聘到工人。”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地区没有人从事基本的服务工作。在一些地方,高科技人才短缺,而在其他地方,基本服务人员短缺,这也是结构性失业。一些学者描述了一种现象。在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医生和教授走在街上,但相对而言,高质量的保姆和护士很少。有些人提供一万元的高薪,很难找到一个合格的保姆来帮忙照看孩子。这可以很好地解释结构性失业问题。

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就业稳定政策应加大缓解结构性矛盾的力度。鉴于上述两种结构性失业,一方面,我们应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为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培养足够的高技能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使人口能够作为一个基本要素自由流动,这将有助于缓解各种类型劳动力供给的地区短缺,从而解决一些结构性失业问题。

标题:稳就业应更重视纾解结构性矛盾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