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3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扶贫和普惠金融政策的日益倾斜,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加大了服务下沉的力度。“扶持产业、形成需求、提供信贷”似乎是一条常见的路径,并被反复实践,试图为低收入群体打开信贷服务渠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宣布后,如何向低收入群体提供贷款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诺贝尔奖获得者班·纳吉等人用“随机控制实验”的方法进行的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额信贷对低收入群体的减贫效应。通过实验,他们认为小额信贷对帮助穷人脱贫没有明显效果,对消费或其他发展指标影响不大。相对而言,穷人成功的几率很低,贷款很难改变他们的命运。同时,它很难恢复,并可能导致某些社会事件。在中国,低收入群体获得信贷支持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小额信贷也是近年来重要的金融扶贫工具。因此,诺贝尔奖的颁布和相关测试结果的披露,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低收入群体信贷服务效果的不同声音。
然而,仔细比较两种声音后,可以发现,向低收入群体提供信贷服务的争议焦点在于金融服务提供者能否探索低收入群体的有效信贷需求。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并适度供给,信用服务可能成为帮助穷人摆脱困境的关键因素。
探索低收入群体的有效信贷需求不仅是保证相应金融服务风险可控的基础,也是保证低收入群体信贷服务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性”不仅指信用需求的存在,还包括信用额度的适度性。
并非所有低收入群体都适合贷款,因为有资本需求并不意味着有合理和适当的需求。对于一些生活困难、没有商业能力和收入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需要经济援助或保险;对于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低收入群体,机构需要对其个人收入进行不同的审查,以确定合适的贷款额度。
为了提高信贷服务的覆盖面,许多银行机构推出了一种操作相对简单的针对低收入群体的信贷产品。一般来说,只要符合信用报告等基本条件,并在一定限度内,银行机构就会审批这些低收入群体的贷款申请。虽然这种方法控制了成本,不会造成过度的风险暴露,但仍然不科学。借款人的还款意愿或借款人的信用确实是核实贷款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一个人的还款意愿最终会受到还款能力的影响。换句话说,道德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而变化。50万元的贷款很容易影响年收入5万元的人的道德底线。当贷款金额远远超过还款能力时,无论信用记录有多好,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此,在为低收入群体服务时,根据其目的和预期收入水平准确把握有效信贷需求至关重要。
其次,对低收入群体的信贷支持应侧重于线下服务。
事实上,许多低收入群体在网上获得信贷服务。网上金融服务确实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控制小额贷款的运营成本,这也是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过程,但并不适合大多数低收入群体。一方面,低收入群体信用服务的难点在于打破信用记录之外的信息不对称。鉴于低收入群体的生产和生活特点,相关信息的获取必须依靠线下访问;另一方面,获得信贷服务的初始阶段是普及金融知识的好时机。如果金融消费者能够在现阶段通过正规的金融服务形成正确的信用、投资和消费意识,将对整个社会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正规的金融机构应该认识到线上线下服务相结合的巨大优势,而不需要过度复制互联网金融提供的高频服务。特别是对于难以获取网上信息的低收入群体,金融机构应从防控风险、培育客户的角度出发,重视线下访问和服务,使信贷服务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必须认识到,为了定位和成本,低收入群体的信贷服务需要更多地依赖当地银行机构或专门从事小额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有鉴于此,监管当局应创造足够的政策和监管环境,鼓励真正有效地为低收入群体服务的机构更大规模地开展金融服务,从而形成有益的竞争,更有效地为这一群体服务。(张乐制图)
标题:低收入群体信贷服务应如何开展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