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0字,读完约2分钟
我还记得当电影《我不是医学之神》上映时,许多人看到癌症摧毁了生命和家庭,不禁潸然泪下。“我吃了3年的真药。房子不见了,我的家人被我吃掉了。”由于我国新药研发能力薄弱,部分患者被迫购买昂贵的进口药品,一个疗程的费用高达数十万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不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将无法承受,中国的制药业也将受制于他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医药改革的帷幕于2015年拉开。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出自主研发的新型抗癌药物,并获得国际认可。几天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中国新药扎布替尼治疗套细胞淋巴瘤。这是中国生物医药公司自主研发并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第一种新型抗癌药物。这是中国生物医学产业和临床肿瘤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据了解,口服泽布替尼无需住院,可将癌症转化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使患者长期正常生活。这种药为什么这么好?大量的智慧和努力都倾注在其中。有一组数据:开发一种新的抗癌药物平均需要20亿美元,这需要12到15年的时间。如此困难,R&D团队不得不迎头赶上,因为他们有一个坚定的初步意图和决心:让国内癌症患者使用世界上最好的国内新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41岁就被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王晓东毅然选择回国创办了百济神州(港股06160)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多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学者也加入其中,减薪、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过去八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泽布替尼的出现是中国制药站出来走出去的第一步。
王晓东的团队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尤其是在药品改革和医疗改革等优惠政策的推动下,制药业正在经历一波创新浪潮。大批科学家来中国投资新药研发,为制药业从模仿到创新,从本土到全球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百济神州公司开了一个好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后,泽布替尼大步走向海外,中国科学家和中国企业的研发成果真正登陆世界,实现了新药下海的“零突破”。这将鼓励更多的制药公司继续投资创新,迎头赶上,掌握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为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贡献更多的“中国项目”。这也将推动中国向“制药大国”的战略目标迈进,成为全球卫生治理的更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向着“制药强国”不断迈进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