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0字,读完约5分钟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加强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层次,在开放合作中形成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
产业链的韧性是什么?目前,中国产业链的韧性水平是什么,提升产业链的韧性需要弥补哪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产业链完整,上下游支撑能力强
“分析一个产业链,前端包括R&D,设计、采购、材料、加工和组装在中间端,而物流、销售、品牌和其他服务在后端。”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冯远认为,产业链的韧性可以理解为产业链各环节在面临内外部风险和挑战时保持自身系统稳定、防止断裂和缺陷的能力。
就企业而言,产业链的韧性体现在采购和销售两端的“替代性”。中国企业联合会首席研究员苗蓉介绍。
在国家层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为了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一个国家的一些产业链环节往往分布在国外。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策略,努力避免这些环节集中在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增强行业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形成足够的产业链弹性。”苗蓉说。
从中国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中国的整体产业链是否强大?冯远认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产业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的产业体系。“应该说,中国的产业链是完整的,上下游产业有很强的支撑能力,产业链有很高的弹性。”
与此同时,中国的产业链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展望未来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近年来,基于平台的网络组织和智能供应链不断发展,催生了协同设计和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提高了供应链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燕表示:“另一方面,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和居民消费的升级,带动了技术应用的广泛发展,不断吸引国内外新的市场主体进入,刺激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活动。”
●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仍存在“断链”隐患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水平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显著增强,这就要求不断增强产业链的弹性,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
但是,与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相比,空还有很大的补充空间。李燕分析了产业链现代化的几个主要指标:从产业技术角度看,产业链中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可以独立控制;从供应系统的角度来看,工业供应链灵活高效,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从控制权的角度来看,国内龙头企业具有很强的纵向整合能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从要素支撑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应与技术链、资本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提供有效支撑。
“目前影响我国产业链弹性、制约产业链现代化的不足主要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一些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断链’的担忧。”李燕表示,此外,基于品牌、技术、关键资源和市场优势的产业链控制和影响力尚未形成。
从外部来看,中国正面临着综合成本上升和比较优势变化导致的产业逐渐转移和产能被动外移的双重叠加效应。冯远说,这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一个“补充链条”
如今,中国制造业多年来居世界第一,具有较强的产业支撑基础和产业链生态优势。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韧性,为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链的现代化和产业基地的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丰富的应用需求,而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杰娇提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通过基础产业竞争力的重构和提升来从根本上提升。
从产业链本身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首先找出不足之处,并逐一“补充链条”。苗蓉解释说,有必要针对产业链中部署在海外、替代能力弱的关键环节,着力克服这些环节,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在短期内,供应商违约的成本可以从市场、交易和法律等多方面增加,如通过专利互换获得稳定的技术供应。”
从长远来看,核心是想方设法提升创新能力。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明溪认为,整个产业链要继续建设创新能力,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建立上、中、下游共生、分工、利益共享的新型一体化组织模式;与之相匹配,需要在政策的全过程中进行创新支持能力建设,并注重科技政策、教育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同时,我们不妨鼓励和支持一些龙头企业."苗荣表示,大型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核心,对整个产业链有很强的控制力。通过政策指导提升其在上下游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将有助于基础技术的研发和工业应用。
人民日报(2019年9月23日02版)
标题:补齐短板 韧性更强(经济新方位)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