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垃圾围城和资源利用困难的问题,上海从2019年7月开始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被呼吁和试点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次上海的分类效果如何?如何解决过去很难分类的问题,然后把它混在一个桶里运走?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带着“中国环保世纪之旅”采访团来到上海,进行了实地采访。
注重细节:居民100%参与,废物减少35%
生活垃圾分类涉及到每一个居民,而社区是分类成败的关键。在上海市长宁区中山公寓小区,记者没有看到所有楼层前的垃圾桶,但小区大门左侧有一个小房间,是生活垃圾的定点投放点。投放点有四种垃圾的感应门,居民按类别投放垃圾。由于装满湿垃圾的塑料袋在“破袋”后必须分开放置,所以机舱内专门设置了洗手池,供住户在“破袋”后洗手。
从社区大门,湿垃圾压缩和生物降解设备旁边的垃圾投掷点在左边。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文华表示,2019年10月,在街道的支持下,中山公寓小区引进了湿垃圾降解设备,基本实现了“自行处理湿垃圾,不出小区”的目标,不仅避免了垃圾在运输途中滴落,还方便了居民集中精力处理,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显著改善了小区环境。
该社区居民林也告诉记者,在强制分类实施前,党员、楼领导等志愿者多次上门发放宣传册,并通过公开号码、签名墙、小喇叭等方式进行宣传。,居民们清楚地意识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四分法”的要求。根据每个人的问题,湿垃圾,如厨房垃圾,是很容易弄脏手后,“打破包”,一个水槽被添加;许多人早出晚归,因此设立了一个24小时的“延迟交货点”。
据统计,中山公寓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比例为100%,源头分类准确率为98%,垃圾减量率为35%,垃圾资源可回收45%。“减少垃圾、增加资源、美化社区、保护环境、绿化”逐渐成为社区居民追求的环保理念。
全民参与:为建筑物和公共汽车增加配套设施
静安中华大厦是一座建于2005年的办公楼,拥有220多个不同行业的单元和2000多名固定员工,每天产生大量垃圾。记者看到,大楼每层都设置了分类投放点,院子里的总垃圾房也配备了四种标准的收集箱系统,并增加了智能湿式垃圾处理设备。
静安区人大代表、中圻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该楼物业经理朱建华表示,该楼已明确分类和驳运机制,确保驳运过程中垃圾不混入,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法律责任和义务,从法律上限制业主和住户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1+1+1”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即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垃圾分类管理公约和物业管理补充协议,约束业主和租户严格执行办公楼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现在,中午自带食物的人的比例急剧上升。如果你点外卖,你不会点太多。尽量把它们都吃掉,减少垃圾的数量。”大楼里的一名企业员工说。
除了住宅区和办公楼外,上海的宾馆和公交车也为生活垃圾做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在记者居住的酒店,不同的垃圾桶分别标有“干垃圾”和“湿垃圾”,需要分类输入。上海市人大代表、金高公交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郑智表示,上海的公交车上也拆除了垃圾箱,但公交枢纽和终点站增加了分类垃圾箱。“有些人可能会在扔垃圾后匆忙上车。我们特别放置湿纸巾让市民在巴士上擦手,以方便运送「破袋」
全过程管理:分类和处理,使用可追溯系统
“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之前,一些市民不停地打电话给我们征求意见和建议;条例实施后,市民们最大的疑问是,他们做好了分类工作,交通会不会混在一起?”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立平说。
垃圾运输也是关系到分类效果的重要环节。记者在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徐浦基地)的一家分公司看到,不同生活垃圾的货柜车会开到不同的垃圾倾倒口,不同的垃圾经过压缩后会被装入不同的容器中;集装箱通过桥式起重机和叉车运输至码头,然后通过船舶和黄浦江运输至老港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理。
目前,徐浦基地主要承接徐汇、黄埔、长宁等六个区的生活垃圾。2019年,运输量约为5270吨/天,压缩量为1250吨/天。实现了垃圾的全过程分类处理模式。目前,基地有9个泊位,其中3个泊位专门用于处理湿垃圾。徐浦基地总经理唐建英说:“我们还使用了一个可视化的、基于数据的生活垃圾追溯系统。在后台,我们可以看到运送垃圾的车辆数量和收集到的垃圾的实时重量。如果我们发现哪个社区垃圾分类完成了。如果情况不好,我们也可以向前端反馈,督促社区进行整改。”
上海《关于推进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的报告》显示,过去6个月“分类的整体效果好于预期”。截至2019年11月,上海市干垃圾处理量下降了33%,湿垃圾分离量翻了一番,约为8710吨/天,远远超过了5520吨/天的目标量;与2018年12月相比,可回收材料增加了3.7倍,有害废弃物的分离量增加了13倍以上。(记者李贺)
编辑:张静文
标题:上海垃圾分类半年后调查 有小区垃圾减量35%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