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8字,读完约5分钟

在青海省扎多县扶贫局举办的牧民就业培训班上,村民业主接受了两年的免费培训,现在他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唐卡的生产。经济日报记者石景社

在扎多县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牧羊人希望之家”,扶贫物业公司的员工正在清扫社区。经济日报记者石景社

青海省扎多县自然条件差,社会发展程度低,是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扎多县通过设立生态管理和保护站、搬迁扶贫和技能培训,大力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目前,贫困发生率从过去的22.06%下降到4.41%。

澜沧江畔拔穷根

青海省扎多县距省会西宁1000多公里,是青海省最偏远的县,自然条件差,社会发展水平低,就业、发展和扶贫困难。扎多县是一个纯畜牧业县,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造成的贫困、生态环境制约造成的贫困、灾害和疾病造成的贫困以及内生动力不足造成的贫困同时存在。“多维贫困”导致工业发展、设施和均衡发展困难。它是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和摆脱贫困最困难的地区之一。

澜沧江畔拔穷根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扎多县完成了9个贫困村的退出任务和6074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完成了17个非贫困村2351户6087人的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从22.06%下降到4.41%。

澜沧江畔拔穷根

凝聚力拔出不良的根

扎多县实行主要领导覆盖地区、常委会覆盖乡镇、县级和村级领导覆盖村、县级部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乡镇干部覆盖集体的做法。它确定了937名干部与建立卡的贫困户建立了帮助关系,并从各种外部渠道找到了资金。三年来,他们共获得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416.44万元。

澜沧江畔拔穷根

扎多县依山傍水,土地不平坦,城市建设用地有限。然而,扎多县拿出了县镇规划中最后一笔205亩的政府储备土地,分配给贫困人口修建了52栋三层小楼用于扶贫搬迁。

澜沧江畔拔穷根

走进位于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牧羊人希望家园”村民之家。80平米的两室一厅房间温馨和谐。

群嘎曾经住在扎多县茶丹乡大古村,村里到处都是碎石路和狭窄的小路。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雪灾和野生动物的袭击,剩下的牛羊很少。每年,当大雪封山的时候,这家人的生活都很艰难。2017年,群加的家人搬到了扎多县,群加放下鞭子,成为了一名生态保护官员。“生态保护岗位的年薪超过2万元。搬到县城,条件好多了。”昆加说。

澜沧江畔拔穷根

据报道,截至2018年底,扎多县投入1.422亿元实施异地扶贫搬迁,711户3139户贫困家庭全部迁入异地扶贫安置点;危旧房改造投资2.65亿元,项目户数8911户;灾后恢复建设项目投资3.36亿元,涉及5个乡镇9个社区3712户,现已完成。

澜沧江畔拔穷根

扎多县委书记蔡丹洲说:“让穷人安居乐业是最合适、最值得的。我们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他们希望努力学习,得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抚养老人,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保障。增强穷人的幸福感和幸福感。”

澜沧江畔拔穷根

保山、保水、生态脱贫

扎多县是澜沧江源头地区的核心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直存在。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穷人摆脱贫困并保持河流畅通?

在安塞乡年都村,澜沧江在峡谷中奔流而下,山坡两侧松柏繁茂,是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景观。

在云塔家门前的草地上,一座绿色的集装箱房矗立在澜沧江岸边。进了里面,我看到了所有简单的标准房间配置、摄像设备和人们经常入住的日用品展示。

澜沧江畔拔穷根

“集装箱房由扶贫项目解决,供自然观察者居住。一些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研究或科学研究机构在网上预约,由乡镇政府审查资格后批准。生态观察员与牧民一起吃饭和生活,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安塞镇党委副书记蔡望多杰告诉记者,云台的家是雪豹和豹猫出没的地方。生态管理员发布雪豹的视频和图片后,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澜沧江畔拔穷根

许多像云塔这样的牧民生活在澜沧江的核心区域,为了保护生态,他们牺牲养牛养羊的道路来赚钱。然而,依靠生态管理员的职位和生态体验接待,云塔一家摆脱了贫困。

澜沧江畔拔穷根

蔡旺多杰介绍说,每年最多允许300人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2018年,安塞镇21户家庭的收入评估为43万元,其中45%属于寄宿家庭,45%属于设立卡的村集体扶贫户,10%用于雪豹等野生动物保护基金。

澜沧江畔拔穷根

扎多县扶贫局局长蔡周告诉记者,扎多县已经开辟了7752个草原生态保护站,贫困人口占49%,人均年收入2.16万元。

放下鞭子,学会增加收入

扎多县利用19个非贫困村和1900万元村的集体资金,建立了扶贫加油站、扶贫汽车修理店和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增加了就业机会。"为了帮助穷人实现就业,总共开放了八个行业。"蔡周说,县内还成立了扶贫物业公司,县内干部周转房、行政中心、棚户区的产权已移交给扶贫物业公司。目前,已有100多个贫困家庭得到了就业帮助,“将有限的工作和经济利益留给最需要的人。”

澜沧江畔拔穷根

2017年,扶贫物业公司保安员宗戈从苏鲁镇山荣村搬到了安置点。宗戈在房地产公司工作,他的妻子钟白在小区门口租了一条人行道,卖馒头和面条。"所有的机器和设备都被买回来了."钟白说。她对摆脱贫困充满信心。

澜沧江畔拔穷根

搬出去相对容易,只有解决了就业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摆脱贫困。在扶贫局举办的培训班上,这位20岁的主人学习了两年手工艺、唐卡和泥塑。"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你就无法摆脱贫困。"店主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玉红石晶)

标题:澜沧江畔拔穷根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