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5字,读完约9分钟
□王鹤
长期以来,风险尤其是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抗击风险的历史。风险认知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迎来一个风险认知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逻辑是承认和尊重因果关系,因为我们将不断接近真理时代。
展望未来,风险管理的核心轴线,将沿着“信息”或“数字”的维度扩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的,而今天的信息已经被“数字”所取代。在空互联网改造的背景下,“不确定性”和“风险”将被重新定义,这使得更加开放、多维和系统的风险管理成为可能。同时,在科技赋权的背景下,风险管理将实现理论创新,进而推动迭代进步,这使得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框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不仅改变了技术,也改变了风险文化。一是敬畏,即对自然的敬畏,其核心是从“人能征服自然”到“天人合一”。二是韧性,即智能管理,其核心是“刚柔相济”、“有度进退”、“和谐共生”。第三是减量化,即减量化管理。核心是反思“平等管理”,从静态、被动和消极到动态、主动和积极。核心是赋予科学技术权力和创造价值。
首先,风险认知的变化
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认知科学,它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真理的时代。它挑战了传统风险管理的理论、技术和能力。
科技改变认知科学的本质是思考和回答:世界的构成和逻辑。早在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例如,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一切都是数”、“数是一切的本质”、“存在是由数构成的”等观点。随着量子理论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古代先贤的远见卓识,并为之所折服。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先贤们认识到了数字与世界的关系,即存在一个数学秩序,并提出了“如果你极端地计数,你将决定世界的形象”的论断。这一论述是对“大数据”最早、最精辟的总结,它隐含了人类认知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性和逻辑,揭示了世界的原初存在。与此同时,中国人还提出了控制自然的方法,即“观察天文,观察时间变化;观人文,才能变成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迎来一个“新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科学技术推动基础理论的发展,而理论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风险、认知和管理。
本质上,风险管理属于认知科学的范畴。因此,当科学技术改变认知科学时,必然会改变风险管理,尤其是“全息术”、“敏感性”和“传染”等概念的出现。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特点,在增强风险意识、改善风险管理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科技风险将成为新兴风险的主要形式。
如果风险管理属于认知科学,认知科学属于计算科学,那么风险认知和管理也属于计算科学。因此,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将成为风险认知计算的核心要素和能力。
就风险而言,尤其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而言,“数据可能性”的关键取决于传感技术的进步。无论是遥感技术、天气雷达、物联网还是5g技术,都为相关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开创了全量、实时、高维护、免费数据的新常态。与此同时,数字化将逐渐从“后数字化”向“固有”数字化过渡,“数字生活”和“数字社会”将成为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丰富的数据为“算法求解”提供了基本条件,即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风险逻辑和机理。风险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神经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解释复杂的因果关系成为可能,于是人们可以对风险和风险行为进行建模。基本路径是通过解构发现风险及其机制,通过重构提升风险。
最终,计算能力发挥了根本性的决定性作用,包括规模和速度,如量子和超级计算。计算能力的发展从cpu、gpu到tpu,从集中式(云计算)到分布式(edge)计算,以一种更直观和现实的形式,使人们明白时间压缩空,速度等于可能性,展望未来,就风险管理而言,计算能力就是能力。
此外,“数字双胞胎”是一个在风险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的概念。这种技术的哲学基础是一切都是有编号的,其实质是建立一个相互关联的管理模型,包括初始构建和动态归纳。就施工技术而言,预数字化和物联网将成为基础和关键。展望未来可能最终实现镜像和心灵感应,并成为风险管理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二、风险管理的变化
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是科技的赋权,这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的理解和利用当时空被重新定义,这将从根本上改变风险认知和管理。
展望未来,风险管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感知”引起敏感性,“联系”加强系统性。因此,应特别注意“新蝴蝶效应”的管理。与此同时,就风险管理和控制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效率,特别是社会总效率,也就是说,许多问题往往是它们是否可以使用,而是它们是否应该使用。可以断言,风险管理的范式革命即将到来。
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体现在“三个更”,即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和更深的智能。就风险管理而言,“三多”首先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的理解和利用;其次,为风险感知和干预提供了更加灵敏、实时和互动的能力;第三,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创造了可能性,最终催生了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包括信息获取和干预;而在科技改变风险感知的同时,有必要重构风险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技术。
首先,这是“扩展时间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风险单位概念得到了拓展。这种扩张不是“本体”的概念,而是“范围”和“影响”的概念,即风险会受到更大的时间空范围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化”和“供应链”中,因此,有必要在更大的时间空背景下思考、观察和管理风险。与此同时,空时间的扩展也为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识别风险。“拓展空时间”的挑战不仅在于理念,也在于能力。其核心是“跨界能力”,这不仅需要跨学科的协作与合作,还需要综合的视角、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次,这是一个全息视角。“全息摄影”的本质是多维呈现。传统的风险认知往往是平面的,数字化带来的变化是全息的,这使得以更加多维、三维和动态的方式观察和管理风险成为可能。同时,全息技术为观察和解释不同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更直观的视角,尤其为“走查测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全息技术为解决数据质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使“自我验证”数据成为可能。
第三,它是运动和静止的结合。从传统风险管理尤其是保险的角度来看,风险评估,包括精算学,大多是基于“静态信息”和“历史信息”。静态和历史数据相对稳定,这为属性分析、揭示规律和预测未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风险发展趋势来看,风险环境和风险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实时动态信息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相应的数据采集能力成为关键。在《展望未来》中,风险管理需要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形成一种互补与互动,评价历史的变化,发展历史的变化。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保险的“生命表”。历史数据很重要,但与生活、疾病和医疗相关的实时数据更重要。因此,基于实时数据维护的“动态生命表”将成为寿险管理的新基础。
第四,它是内外兼修。传统的风险管理,尤其是风险成因分析,是基于“由内向外”的思维模式,即通过研究和分析“致灾因素”的内在机理和动力系统,构建风险和损失的发展模型,进而对风险进行判断和预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各种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观察、发现和捕捉到事物从外到内更细微的变化,如地质灾害的管理。他们可以通过在地面安装传感设备或卫星遥感技术实时观察地球的“微观表现”。通过这些实时、动态和高精度的信息,他们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做出判断和预测。展望未来,需要构建一个“双向思维”的风险管理模式,并通过“内外部整合”和“优势互补”构建一个新的风险管理技术框架。
第五,连锁经营。随着“真理时代”的到来,人们被赋予了对“因果链”的理解、理解和接受,从而更直观、更感性地体验和感受。就风险管理而言,“灾害链”是观察、接受和管理风险的重要视角、方法和途径。通过干预和管理“风险链”,可以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同时,“经济链”是大势所趋,包括经济生态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经济的“链式”特征是以全球产业分工理论为基础的,但它伴随着高度的相关性,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实。这种风险传染的特点超越了传统风险管理的地域限制,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例如,“东日本大地震”对数千英里外的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严重影响。展望未来,无论从灾害管理的角度,还是从损失管理的角度来看,“连锁经营”都应该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
第六,敏捷管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更加全面的相互联系,“风险链”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风险的敏感性和传染性成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速度”成为关键因素和能力,包括风险发现和应对、战略和处置、实施、评估和反馈的速度。简单的计划管理和传统的快速反应已经不能满足未来风险管理的需要,但其实质是认识和接受人们已经不能满足风险世界变化和管理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构建基于技术的智能解决方案。展望未来需要更“敏捷”的管理能力,包括更敏捷的风险感知能力和更敏捷的风险自动处置能力,尤其是基于智能契约的风险处置、反馈和调整能力。
最后,就风险管理而言,科技带来的变化不仅会提高能力,还会改变传统观念甚至理论。因此,风险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重塑技术架构,开启风险管理的新时代。
标题:王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未来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