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环保督察的“回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检查组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样的话经常出现在整改报告中:“环保主体责任认识不清”、“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这表明意识形态理解仍然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真正解开思想层面的扣子。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迈出改革的步伐。如果我们缺乏深刻的理解,我们会在实际工作中无意识地把环境保护放在后面。即使制度设计严格,也难以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坚决防治污染的意见》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放在首位,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纵观今天的中国,不仅有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有“呼吸之痛”带来的焦虑和“母亲河的呼喊”带来的担忧。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现实困惑,也是现阶段发展的时代问题。五年来,一系列基础性、先导性和长期性工作,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广阔的世界视野,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地形成了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六项重要原则。无论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是“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无论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具包容性的民生福利”还是“山水、森林、湖泊和草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无论是“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还是“共谋建设全球生态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意义,为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事实上,仍有少数人片面理解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分开,如果他们认为这是两者中的一种选择,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忽视另一种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文明兴”、“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等重要结论,牢牢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走出了一条兼顾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新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不是回避发展,而是高质量、环境友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最大的福利”,从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回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只要理论透彻,就能说服人;一旦理论掌握了群众,它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在现实中,一些非法排放和非法释放的问题一再被禁止。有的地方在整顿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们如何确保环境保护令被禁止?这就要求“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格的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使这一制度成为一种严格的约束和不可触及的高压线。生态环境是每个人建设和共享的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保护的协同作用?这就要求“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民族行动”,把建设美丽中国变成全民自觉的行动。从认识论、方法论到价值论,从方向、目标到动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学习和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可以凝聚最大的公分母,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使中国的土地更蓝、更绿、更清、更美。(记者李政)

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人民日报(2018年7月5日05版)

编者:张嘉诚

标题: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公约数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