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
良渚古城遗址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20多年来,随着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不懈探索,申请世界遗产的道路也促进了考古研究和国际交流的深入。
该应用程序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世界遗产申请成功后,如何精心保护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将会继续。
当地时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请世界遗产的消息来自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
7月7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网上预约系统启动,首批预约参观人员被“抢滩”。从8月8日起,他们将进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考古遗址公园,想起5000年前在水乡泽国修建的良渚古城。
7月中旬,为期三个月的“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展示的五千年文明”专题展览也将在故宫博物院武英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件与良渚文化相关或受良渚文化影响的玉器将亮相。
在“后世界遗产申请时代”,如何精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考古发现
古城遗址规模巨大,出土玉器精美
良渚古城遗址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考古发现。
良渚古城遗址是在杭州余杭区良渚镇首次发现后命名的。1936年,先生在良渚镇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此后,考古学家不断研究良渚古城遗址,证实了5300年至4300年前中国南方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曾有过良渚文明。
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良渚古城遗址逐渐显露出惊人的面貌:631公顷的城市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宏大;水库库容4600万立方米的外围水利系统由11座人工大坝组成,如古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坝,以及天然山体和溢洪道。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坝系之一。保存完好的代表性墓地有瑶山、矾山、蒋家山、文家山和边家山。
玉器文明是良渚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良渚文明种类丰富,其中许多都刻有精美的装饰图案,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管理水平的顶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说,这里有1200多件珍贵文物(群),包括玉、石、陶器、象牙等。玉器占90%以上,尧山遗址出土随葬品(组)754件,其中出土678件。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证明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民族文明的成熟阶段。”中国考古学家严文明这样认为。英国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仁福如曾说:“如果你把它放在世界的框架中看,良渚把中国民族社会的起源推到了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明几乎同时发生的程度。”
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成果改写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在全国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良渚文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来源之一。
申请遗产之路
协调和促进保护与发展,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遗产申请逐步提上日程。1994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名录的初步名单。2017年,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古城周边水利系统”的适用范围确定为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良渚遗产申报顾问陈表示,遗产申报的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良渚古城遗址,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灿烂。
随着申报世界遗产之路的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的综合保护不断推进。杭州遵循“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探索遗产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的新途径。在遗产区,基于现有的自然生态,历史环境将得到恢复、净化和美化。在遗产区之外,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注重良渚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引进,以文化创意和谐为主要产业,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产业活力的美丽城镇。
自2000年以来,浙江决定在两年内关闭良渚古城遗址周围的31个石矿。过去的采石场和化肥厂现在已经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余杭区也放弃了旧的104国道,它穿越了焦墨山的宫殿区,覆盖了600多亩空土地上的绿色植物。
“自2013年以来,占用场地本身并影响场地本身安全的建筑物已基本搬迁和拆除,并重新耕种和重新绿化,大大减少了对场地本身的干扰。”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表示,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大型遗址不受破坏,让群众分享保护和发展的红利,是十分必要的。良渚探险力求在文物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考古研究和国际交流也在不断深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表示,良渚古城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成立后,管委会投入近5000平方米的考古基地,投入数千万元的勘探资金。此外,杭州还推动良渚古城遗址考古、保护和展示项目的国际参与和交流。
后世界遗产申请时代
技术创新有助于传承,并对公众开放
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请后,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深入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承担更多责任,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家园。
在后世界遗产申请时代,如何在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利用上取得突破?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管理者、研究者、推动者。
做良渚古城遗址的“守护者”,不断完善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创新性地运用5g等技术加强遗产地的动态监测。做好良渚文化的“研究者”,开展重大考古项目,推进重点研究课题,挖掘、整理和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文明记忆和民族精神,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完整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做良渚文明的“宣传员”,积极探索和创新有效的生活利用方式,用现代语言讲述好传统故事。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的积极探索之一,已经开始向公众开放。
"有成千上万的地下天气,地面上有许多土堆."保护和展示良渚古城这样不容易想象的遗址,一直是业内公认的问题。此外,良渚古城遗址,尤其是考古发掘遗址,由于地处江南湿润地区,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保护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些问题,良渚古城遗址探索了“遗址+场馆”的综合展示系统,并尝试通过修复展示、技术展示、图像展示、标志系统展示等方式进行古城遗址的保护展示,让普通游客感到“有趣”和“易懂”。(江南)
《人民日报》(2019年7月8日,第16版)
原标题:(“接力长跑”传承历史文脉(解码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张洋
标题:传承历史文脉的“接力长跑”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