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5字,读完约2分钟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研究所编制的《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系统评估了祁连山生态变化、祁连山张掖段植被变化、祁连山张掖段水电开发和矿产开发情况,提出科学保护是提高祁连山保护和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并对今后祁连山生态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副所长冯琪研究员表示,祁连山生态治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生态评价体系,同时要强调生态、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该报告以祁连山为评价区域,以实地调查和调查为基础,结合长期观测数据、遥感影像等数据,具有科学技术指导意义。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报告确认,1961年至2017年,祁连山气候温暖湿润,生长季逐渐延长,祁连山北坡的山地径流总体呈增加趋势;2000-2017年,祁连山植被状况总体改善,局部退化,退化主要是由强烈的人类活动造成的;造林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禁牧后,土壤有机质和草地覆盖率也逐渐增加。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报告还指出,由于项目实施和矿产开发,植被指数大幅下降。祁连山张掖段矿山开发主要集中在1982年至2010年。被调查的67个矿区直接破坏了6000多亩植被,造成一些地区的土壤和水污染,增加了一些山区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该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宗省表示,科学保护是提高祁连山保护和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建议构建“政策保护、科学保护、法治保护、公共保护和管理保护”相结合的祁连山生态保护新模式。目前,迫切需要在2017年系统生态管理后,对祁连山植被退化区、水利工程和矿产开发区的生态恢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全面调查矿产开发区的水土污染状况和地质灾害,制定防治规划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祁连山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6条内陆河和黄河支流大同河的重要水源。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草地和水资源的丰富,祁连山的局部生态遭到了人类的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进行生态修复。(记者王明西)

《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编者:纪爱玲

标题:《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发布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