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的沂蒙山,绿色而无尽;沂水五千年,清澈的河水在远处汩汩流淌。沂蒙山区作为革命老区,曾经是“四关之堡,船车不通,洋货进不去,土货出不去。”如今,它已成为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九间棚村历史悠久。据传说,乾隆年间有一对叫刘的夫妇住在这里。他们住在石头棚里,刀耕火种,繁衍后代。石墙被分成九个房间,因此得名九间棚。
九间棚村四面都是高山、陡峭的溪流和悬崖。长期以来,这里土地贫瘠,水电匮乏,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恶劣,村民生活非常艰苦。112亩土地悬挂在23座山脊上,分散成3100多块。即使我们赶上好年景,村民也只能吃70%到80%。
“我买了三年的自行车,没有进过家门。我只能把它放在山下亲戚家。“在干旱的日子里,我必须用天平来分水。”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坤回忆说:“我们村位于沂蒙山区海拔640米的丁龙山上。”以前没有路,只能在山上爬上爬下。"
1984年底,刘加坤担任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自力更生。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他修建了一条宽6米、长3500米的盘山路。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修建了3500米的石渠,开垦了500多英亩的山地和土地,种植了20000多棵新果树...这是摆脱贫困,通过努力工作致富的第一步。
随后,九间棚撰写了金银花与工业的文章,形成了“农业+山地旅游、县域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三大经济板块,成为中国著名的先进典型富民村。
九间棚的巨大变化是沂蒙山区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
那时,沂蒙山很穷,城里人的生活也很困难。一位退休干部王壹冉回忆说:“当时,我吃、喝、住都有罪。临沂市只有三两条街。今天的滨河大道在当时只是一片芦苇。”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把当年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转化为开拓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换来了旧区的新面貌。
改革开放之初,一些思想活跃的农民进城,在街上摆摊设点。根据这种情况,政府首先帮助建造天篷,然后引导商人在室内经营,产生了第一代临沂商城。
到20世纪90年代末,临沂已有16个市场,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品种大如汽车零件,小如针线。“我想不起来,我买不起。”2000年以来,临沂市推动了传统批发市场的升级,现已发展到第五代,拥有134个专业批发市场,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8月,临沂被授予“中国物流之都”称号。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临沂商城已经腾飞。
余庆阳在临沂商城经营劳保产品十多年,现在是新民辉网商城的主要领导之一。“互联网使我们的劳动保险产品能够在世界各地销售”。临沂商城借助在线平台,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实体市场的融合。
蒙阴从事养猪生产的农妇牛清华,是新时期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自从转向农村电子商务,她一直在与村里的16个贫困家庭攀“穷亲戚”。“我家也很穷。”牛庆华说,这是政府为农村青年开办的电子商务培训班,帮助他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途径。如今,通过在牛清华的网店工作,这些“穷亲戚”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3000元至8000元。不到两年,她的网店销售额就超过了600万元。“沂蒙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历史,也是沂蒙人民世世代代努力弘扬伟大精神的历史。”临沂市委书记王宇君感慨万千地说道。
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使蒙阴县的春树沟闻名遐迩。在名气越来越大的同时,蒙阴县对春树沟景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造和升级,将其打造成为集沂蒙民俗文化、传统美食体验和原生态慢谷生活为一体的休闲乡村旅游目的地,全面开展“春树沟”旅游,形成了以孟良崮红色文化教育为主导、以春树沟美食体验为特色的“绿”“绿”支撑的“红”带
“我们以前是平房。经过改造,它变成了一栋两层楼的建筑。现在床的数量从4个增加到16个,餐桌的数量从6个增加到18个,菜肴的数量增加到30多种。增加2倍。”刘三哥在春树沟的家庭农场主人刘戚颖说。在春树沟的改造升级中,蒙阴县着力打造农家乐体验区,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改造餐厅、客房、接待室和厨房,提高餐饮和蔬菜质量水平及接待服务能力,将合格的农民发展成家庭旅游。
据了解,建成后的春树沟风景区将成为原生态观光区、休闲旅游景区、工业富农区和民生共享区。超过20,000名当地农民将参与其运作,这将推动该地区的人民致富。家庭平均收入将超过1万元,农场经营者的平均年收入将超过5万元。(纪)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1版,2019年8月29日)
编辑:张静文
标题:沂蒙老区旧貌换新颜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