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8字,读完约4分钟
■智囊团动态
本报记者范
今年第三季度,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由于外部需求放缓和国内需求疲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
中国银行研究院9月25日发布的《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将趋于稳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2%左右。
经济下滑不仅意味着各种风险,也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特殊时期需要特殊措施。报告认为,有必要正视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反周期调整力度。
首先,财政政策应该提高效率,帮助基础设施支撑经济。
增加基础设施以弥补不足,加快专项债务配置,形成有效投资。第四季度,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选择经济社会效益和群众预期明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专项债务资金的拨付和使用,确保10月底前全部到位,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前在2020年加快实施新的特别债务配额,以确保其在明年初生效;与此同时,我们将鼓励更多的市场导向基金,以帮助稳定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经济。
我们将继续降低税费,帮助企业轻装上阵。一方面,包容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相结合,确保全年企业税负和社会保障缴费减少近2万亿元,重点是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负。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收入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及时加大货币政策的反周期调整力度,加大对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好反周期调整的作用,抓住降低RRR和降息的机遇。
报告称,考虑到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变化带来的外汇储备下降压力,空方面继续下调中国存款准备金率;再次,可以观察到经济运行。鉴于货币市场利率下降有限,为了进一步引导实体经济的融资利率,央行有望在未来进一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多边基金利率,从而引导债务方金融机构的成本下降。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改变金融机构收紧风险控制标准的局面。目前,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收紧风险控制标准,是宽货币难以转化为宽信贷的重要原因。预计央行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打破“经济下行-风险偏好下降-风险控制标准收紧-信贷紧缩”的恶性循环。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特别是增加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比重,推动科技板块帮助新经济发展,吸引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进入市场。
第三,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起点,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也存在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今后,要加快配套行业标准建设,引领行业质量提升;推动行业或领域建立质量分级工作机制和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提高企业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新兴产业,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
引导产业高效集聚,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年以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六个新的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区域战略布局相继落地,旨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区域经济格局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引导产业根据自身要素依赖,结合区域要素禀赋进行高效集聚,形成产业链集聚效应,降低地方产业同质化竞争,促进区域产业特色和经济协调发展。
今后,应适当发挥监管政策的反周期调整功能,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
标题:中行研究院:亟须加码逆周期调节力度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