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首钢京唐公司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来自全国102所高校的数千名大学生带来了199件科技作品。《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许多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节能减排的社会实践时,都把重点放在了“垃圾分类”上。他们设计的新型“垃圾分类”装置得到评委的认可,并分别获得特别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垃圾炸锅”:
创意来自“油炸肉丸”
“这是我们专门为垃圾设计的‘油炸锅’。不要低估这个罐子。您可以在10分钟内干燥20公斤餐厨垃圾,实现餐厨垃圾的快速干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在北京科技大学的展台前,一个35升的大桶站在我们面前,它与一个方形的大桶相连。潘云帆是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他负责在展台前进行讲解。他告诉《北青报》,这个鼓是一个“油炸锅”,当厨余被“油炸”后,它会变成固体燃料,滑入方形鼓中。“垃圾油炸锅”采用负压新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油炸和烘干,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质量达到原来的1/5,大大节约了餐厨垃圾的运输成本;餐厨垃圾的含水量从75%降至5%以下,避免了餐厨垃圾变质造成的渗滤液污染和恶臭气体排放。
根据潘云帆的说法,这种“垃圾炸锅”的想法实际上来自于“油炸肉丸”。“如果我们通常的剩菜直接倒进垃圾桶,它们会发酵并产生气味。如何快速干燥厨余垃圾是我们团队一直在寻找的方法。”项目组组长崔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表示,新年回家炒肉丸的经历给了她很大的启发:湿肉丸进入油炸锅后很快就干了,所以她第一次和组员们分享了这个故事,大家一拍即合,决定用“炒垃圾”的方式来干垃圾。
首先,一组七个人开始了“油炸”垃圾的实验。组员党浩负责收集学校食堂的餐厨垃圾和食用油,并在实验室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经过几次实验,他们惊喜地发现,经过处理的厨房垃圾重量大大减轻,而且没有异味,测得的热值与煤大致相当。当实验证实了这个猜想,几个大学生拿起电焊机,切割机和其他设备,开始了物理生产。最后,这种用于油炸和干燥厨房垃圾以制造固体燃料的装置——“垃圾油锅”出现在北方
清华大学“太阳能有机堆肥装置”;
在家你可以变废为宝
在北京的垃圾分类过程中,餐厨垃圾需要放入标有“餐厨垃圾”的垃圾桶中,那么分类后的餐厨垃圾应该放在哪里呢?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了一个变废为宝的计划。项目组成员、清华大学动力与动力工程系学生林焕红告诉《北青报》,他们希望设计一种小型家庭堆肥装置,将垃圾转化为肥料。
那么如何堆肥呢?来自同一个宿舍的林焕红、黄钊元和谢荣波在网上搜索文献,发现55℃至65℃的高温最适合堆肥。然而,普通的小堆肥桶不能产生这么高的温度,所以他们试图用加热来达到这个温度。起初,团队成员的想法是堆肥固体有机垃圾,并通过微生物从渗滤液发电。但是,发现现有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发电量小,不能满足他们将所产生的电能作为灌溉系统电源的想法,而且气味强烈,不适合家庭使用。
经过与老师的反复讨论和市场调研,他们最终决定利用太阳能对堆肥进行外部热量补偿,于是他们想出了这个“太阳能有机堆肥装置”。
在实验开始的时候,这群新生可以被描述为“贫穷的白人”。在没有实验材料的情况下,他们在网上购物,逛商店,和客服讨价还价;当实验原料不够时,他们去隔壁宿舍“借”剩下的果皮...现在是夏天,堆积在阳台上的有机垃圾散发出的气味经常使宿舍烟雾弥漫。当用电加热开始堆肥实验时,恶臭沿着墙壁徘徊,这曾被隔壁宿舍嘲笑为“制造生化武器”。
努力工作会有回报,这种“太阳能有机堆肥装置”终于成型了。团队成员将太阳能真空管和注水循环管道放入其中。太阳能真空管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水,热水在管道中循环,不断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高温还能部分杀死有机垃圾中的致病菌,使得堆积的肥料质量更好。研究小组成员还将这种装置堆积的肥料与其他堆肥桶堆积的肥料进行了比较,发现使用这种肥料的种子发芽率更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味垃圾桶”:
让垃圾按“无味”分类
如果说前两种设备从源头上有助于“垃圾分类”,那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无味垃圾桶”可以说是让“垃圾分类”的体验更好。
在团队组建的初期,大家就“节能减排”主题的选择发表了意见。小组成员、来自矿业大学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郭贾伟(音译)在小组讨论中告诉大家,他曾在餐厅后院闻到过垃圾桶的味道。"难道没有无味的垃圾桶吗?"这个小组的另一个成员冯帆的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吵醒了。因此,每个人都开始思考做这个题目的可行性。在查阅了大量数据和参考资料后,他们了解到这种气味主要由氨和硫化氢组成,影响了居民的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空气污染。如果这部分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不仅有助于垃圾分类,还可以简化垃圾的后续处理过程,降低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减少臭气排放,这完全符合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思路。
最后,这种智能“无臭垃圾桶”模型被制作出来,它通过固液分离板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然后通过微型气泵将气体抽出。郭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表示,抽出的气体将通过“除臭单元”,在微生物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的作用下分解。在抽吸的同时,在该桶中将产生微负压供氧环境,这将进一步破坏微生物所需的厌氧环境并减少气味的产生。(记者刘婧)
编辑:张静文
标题:大学生“智”理垃圾新招频出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jy/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