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70字,读完约12分钟
根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学文化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组的计算,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超过200,达到212.0(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8.6%,比2005年翻了一番。在不同领域,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效益指数与上年相比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计算结果表明,2018年,中国创新环境将继续优化,创新投入将继续增加,创新成果将逐步显现,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将达到新的水平。
(a)创新环境指数。2018年,中国创新环境指数为225.8,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该领域的五项评价指标均取得增长,其中享受减免税的企业比例指数大幅上升,增长率为42.9%,多年来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比重继续上升,增幅为4.4%。
(2)创新投入指数。2018年,创新投资指数为194.1,同比增长6.0%,增速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该领域的六个评价指标均取得了增长,其中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比重增长迅速,增长率为12.0%;每万人研发人员全职当量指数和基础研究人员人均支出指数均稳步上升,增长率分别为8.2%和6.3%。
(3)创新产出指数。2018年,创新产出指数达到264.1,比上年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加快5.8个百分点,位居四个子领域之首。该领域的五个评价指标上升了四个,下降了一个,其中每万名研发人员的专利授权指数和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的技术市场周转率指数分别超过400,分别达到423.9和419.3,各项评价指标继续领先;每100家企业的商标归属指数增长33.0%,增速比上年进一步加快;发明专利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例指数下降了22.0%,是整个评价指标中唯一的指标。
(4)创新有效性指数。2018年,中国创新效率指数为164.1,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五项评价指标均实现增长,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数快速上升,分别为8.9%和6.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指数小幅上升0.8%,增速有所回落。
中国创新指数
2005年
2010年
2015
2017
2018
中国创新指数
100.0
133.0
174.0
195.2
212.0
一、创新环境指数
100.0
135.7
174.9
203.6
225.8
1.劳动力中大学毕业生或以上人数指数
100.0
161.7
244.9
256.0
259.8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00.0
166.6
239.2
269.6
286.2
3.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例指数
100.0
142.8
183.9
202.1
211.8
4.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比例指数
100.0
116.4
101.2
105.0
109.6
5.享受减免税企业比例指标
100.0
103.0
150.3
240.1
343.1
二、创新投入指数
100.0
132.3
164.2
183.1
194.1
1.每10,000人的全职研发人员等效指数
100.0
182.5
262.0
278.0
300.8
2 .研发支出与gdp比率指数
100.0
130.7
157.5
164.4
167.4
3.基础研究人员人均支出指数
100.0
163.5
248.0
294.7
313.4
4 .研发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指标
100.0
112.8
125.5
122.1
136.7
5.企业与R&D机构的比例指数
100.0
117.6
143.8
184.5
192.3
6.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比例指标
100.0
103.7
106.6
124.5
129.2
第三,创新产出指数
100.0
137.2
208.3
236.5
264.1
1.每万人科技论文数量索引
100.0
152.8
165.4
169.5
182.8
2.每10,000名研发人员获得的专利数量
100.0
230.6
337.9
339.3
423.9
3.授予的发明专利数与授予的专利数的比例指数
100.0
89.3
136.7
157.5
122.8
4.每100家企业商标所有权指数
100.0
100.1
180.0
244.7
325.3
5.每万名科技人员的技术市场流动指数
100.0
155.3
287.7
336.4
419.3
四.创新有效性指数
100.0
126.8
148.7
157.7
164.1
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指数
100.0
115.2
127.3
151.6
161.5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指数
100.0
109.0
100.7
103.5
104.3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指数
100.0
123.8
151.7
165.6
170.7
4.人均主营业务收入指数
100.0
179.0
292.5
280.6
305.6
5.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数
100.0
117.8
128.0
133.8
135.4
注[1]:由于gdp等指标的历史数据已经按照常规统计体系进行了修正,中国创新指数的历史计算结果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附件:
中国创新指数体系及指数编制方法
一,中国创新指标体系
中国的创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用于反映中国创新的整体发展,通过计算总创新指数来实现;第二个层次用于反映中国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果的发展,通过计算子领域指标来实现;第三个层次用于反映创新能力各方面的具体发展,通过从上述四个领域中选取的21个评价指标来实现(指标体系框架见附表)。四个领域和21个评价指标的简要说明如下:
(a)创新环境
这一领域主要体现为推动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等基础条件的支持,以及创新政策环境的引导和支持。有五个评价指标。
1.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
这个指标用来反映中国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劳动力是指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并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在2015年和之前几年,指数名称是具有大学学位或以上的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数量。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能够反映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发展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3.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
该指数反映了中国潜在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理工科毕业生是指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理工科、农业和医学毕业生人数,适龄人口是指中国20-34岁的人口。
4.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的比例
政府科技经费在全社会的创新投资和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和引导作用。该指数反映了政府在创新方面的直接投资及其在关键、关键和前沿领域的规划和指导作用。
5.享受减免税比例的企业
企业R&D费用税前扣除政策被认为是鼓励企业增加R&D投资和开展创新活动的最直接、最有利的支持政策之一。该指标可以反映政府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而从一个方面反映企业的创新环境。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2)创新投资
在这一领域,国家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作用和关系通过创新人力和财政资源的投入、在企业创新主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部门(即R&D机构)的建设以及创新主体的合作得到反映。由于缺乏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指标,加之R&D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创新环节,这里的投入指标被R&D的投入指标所取代。这个领域有六个指标。
1.相当于每10,000人的全职研发人员
指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相当于研发人员的全职人数。该指标反映了自主创新人力的投入规模和强度。研发人员,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研发人员,是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的研发人力投入力量。研发人员的专职当量是指根据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
2 .研发资金占gdp的比重
该指标又称研发投资强度,是世界通用的反映国家或地区科技投资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的重要评价指标。
3.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
指按相当于基础研究人员的专职人员计算的平均基础研究经费。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该指标体系使用该指标来反映国家为加强原始创新能力所做的努力。
4 .研发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工业企业在企业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该指标反映了创新活动主体的资金投入。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具有研发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
5.企业与R&D机构的比例
企业办研发机构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专门机构,是企业持续稳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该指标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6.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比例
该指标是反映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体系反映了我国创新主体之间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的合作。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3)创新产出
这一领域反映了通过论文、专利、商标和技术成果的周转创新的中间产出。这个领域有五个指标。
1.每10,000人的科学论文数量
科技论文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发起,由科技项目产生,在有固定序号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科技论文是创新活动中间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一指标反映了R&D活动的产出水平和效率。
2.每10,000名研发人员获得的专利数量
指根据研发人员的全职当量授予的平均专利数。该指标体系中的专利授权数是指国内专利授权数,是创新活动中间产出的另一种重要成果形式。这个指数也是反映R&D活动的产出水平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数。
3.授予的发明专利数占授予的专利数的比例
发明专利是三项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能够反映专利水平和研发成果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本指标体系中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是指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数。该指标是反映专利质量的关键指标。
4.每100家企业的商标所有权
商标所有权是指国内外知识产权部门注册并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商标数量。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自主品牌的所有权和自主品牌的管理能力。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5.每万名科技活动人员的技术市场周转率
指科技市场每万名科技人员的平均营业额。该指标反映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规模。技术市场交易额是指全国技术市场的合同交易总额。
(4)创新有效性
这一领域反映了创新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工业国际竞争力、节能和经济增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个领域有五个指标。
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新产品销售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成果的指标,即新产品成功引入市场。该指标用于反映创新对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受数据来源的限制,本指标的数据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
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高科技产业与创新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一指标反映了创新通过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变化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该指标的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它指的是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单位标准煤消耗的能源。节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之一,创新是节能的途径和保证,对节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指数反映了创新对降低能耗的影响。
4.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指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与一定时期内职工平均人数之比,用于反映生产效率。创新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创新的目标之一。该指标反映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数据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科技进步贡献率
广义上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即资本和劳动力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该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开展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估的计算结果,是衡量科技竞争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指标。在该指标体系中,采用报告期和前四年的平均水平来反映创新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创新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确定指标权重
在比较国内外赋权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本课题采用“逐步等权法”来分配权重,即各个领域的权重为1/4;在某个字段中,指标对其字段的权重为1/n(n是该字段中的指标数);因此,该指数的最终权重为1/4n。各指标权重见附表。
(2)计算指标的增长率
通常,指标的增长率或发展速度是根据基期年的指数值进行比较的。在某一指标体系中,如果按照通常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增长率,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可能会出现某些指标的增长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这将导致各指标之间无法比拟的增长率(即一些增长率过高或过低的指标的影响掩盖了其他指标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指标体系的扭曲。因此,有必要采用控制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增长幅度的方法。一个更好的方法是将指数增长率的基准值设定为该指数的两年平均值,这样每个指数增长率的计算范围就可以控制在[-200,200]的范围内。
在该指标体系中,除“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逆指标外,其余20项指标均为正指标。在取反指数的倒数后,计算指数增长率。
相邻年份各指标增长率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I是指数序列号,t是年份,t>=2006。
(对于> 0和> 0,| | | = * 200,≤+,||≤200)
(3)综合子场指数和总指数
指数合成法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计算各领域管辖指标的加权增长率:
其中wi是每个指标对其所在领域的权重,k是该领域的指标数量,t是年份,t>=2006。
2.计算每个固定基累计开发领域的子指标:
,其中t是年份,t>=2005,e2005 =100。
(计算指标体系中某一指标的固定基发展速度时,如果采用这种方法,结果与通常的方法一致,即该指标当年的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前一年的固定基发展速度与当前发展速度的乘积除以100,该年的固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当前值乘以100与基期值的比值。
这是由于:
= = =,因此,= * *...* * * 100 = * 100)
3.计算总固定基累计发展指数:
,其中t是年份和每个字段中总指数的权重。
安排
中国创新指标体系框架
子域
指示器名称
测量
单位
重量※
创新
环境
(1/4)
1.1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
人/万人
1/5
1.2人均gdp
袁/人
1/5
1.3理工科毕业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
%
1/5
1.4科技经费占财政拨款的比例
%
1/5
1.5享受减免税的企业比例
%
1/5
创新
投入
(1/4)
2.1每10,000人相当于全职研发人员
人年/万人
1/6
2.2r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
1/6
2.3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
万元/人-年
1/6
2.4r&d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
1/6
2.5企业与R&D机构的比例
%
1/6
2.6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比例
%
1/6
创新
输出
(1/4)
3.1每万人的科学论文数量
文章/万人
1/5
3.2每10,000名研发人员获得的专利数量
件/万人年
1/5
3.3授予的发明专利数量占授予的专利数量的比例
%
1/5
3.4每100家企业的商标所有权
件/百件
1/5
3.5每万名科技人员的技术市场周转率
1亿元/万人
1/5
创新
结果
(1/4)
4.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
1/5
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
1/5
4.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1/5
4.4人均主营业务收入
一万元/人
1/5
4.5科技进步贡献率
%
1/5
注:每个子字段的权重为1/4,子字段中索引的权重为1/n(n为本字段中的索引号)。※是的。
标题:2018年中国创新指数为212.0 科技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