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6字,读完约2分钟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受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降低的影响,上半年房企积极征地。然而,自7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的土地收购步伐明显放缓。
融资方面收紧了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从1月到7月,房屋企业在招投标、拍卖和挂牌市场上整体上积极收购土地。权益总额超过600亿元的企业包括碧桂园(港股02007)、万科、融创和中海,征地金额分别为1086.13亿元、1029.84亿元、685.37亿元和623.79亿元。此外,49家企业获得了超过100亿元的土地,创下了新纪录。2018年同期,仅有38家企业收购了100亿元以上的土地。
然而,融资收紧已经开始。5月1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相关政策。对于房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文件重点控制了银行机构的五种行为,即表内表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对“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违规融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被挪用购房;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非法流入房地产市场;M&A贷款和经营性房地产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善,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同时,相关政策严格控制了信托领域的房地产前期融资。
7月12日,《关于房地产企业申请办理外债发行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发布,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下了一个紧箍咒”,规定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替代下一年度到期的中长期外债,同时要做好外债发行和申请的披露工作,并做好总体规划。
记者了解到,除了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房企融资行为外,监管部门最近还对一些前期征地力度较大的房企进行了窗口指导,明显是为了给土地市场降温。
房地产公司很谨慎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R&F地产(港股02777)近期发布内部文件,表示原则上在2019年下半年暂停征地,并提到要以项目销售完成为第一要务,在确保销量的基础上追求项目收入最大化,促进销售,回收资金。R&F地产公关部相关人士向《中国证券报》透露,目前集团公司对这份传阅文件的内容没有外部官方口径。
数据显示,自7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收购的土地数量有所减少,且差异明显。7月份,仅万科、中海、骏发集团三家房地产企业就收购了100多亿元土地,股权收购金额分别为283.1亿元、174.99亿元和103.8亿元。只有15家企业获得了超过50亿元的土地。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在融资紧缩的预期下,房地产企业的征地意愿开始下降。与第二季度相比,房地产企业放缓了土地收购的步伐,对非热点土地关注较少。从征地企业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占很大比重。资本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土地的主要决定因素。根据土地交易情况,7月份,以二线城市为主的许多城市的住宅小区的地价都有所下降。总体而言,住宅企业的资金链分化严重,大多数企业仍处于降低杠杆的阶段。尤其是,在2016年左右购买了大量“土地大王”的企业,最近获得的土地非常少。张大伟预测,8月份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可能全面降温。
标题:7月房企拿地节奏放缓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