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湿地、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模范奖……近年来,银川市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逐步为市民创造了优美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并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一座美丽的中国居住城市,以“河平、水清、岸绿、景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植树造林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2018年,全市经济林种植面积89万亩;2018年,全市山区和风沙区造林面积21700亩;2018年,全市黄河灌区平原绿网改造工程完成人工造林和补植,补植面积3.55万亩;2018年,各县(市)区造林面积89798亩。
这些数字只代表了银川市2018年的绿化成绩,但对于生活在银川市的城乡居民来说,他们真的感觉风少了,沙少了,天更蓝了,环境更绿了。“夏天,点农河的景观带到处都是绿树和鲜花,随便拍一张就是一幅画。”市民张睿是一个健身爱好者,而点农河多彩的休闲生态走廊是他经常去的地方。
“三年完成造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这是2018年公布的《银川市2018-2020年城乡生态绿化三年行动计划》中制定的任务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文启列举了今年的造林项目:黄河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绿网升级工程、贺兰山东麓文化生态走廊浅山区建设工程、滇农河多彩休闲生态走廊建设工程...今年,该市计划实施13万亩城乡绿化,这对每一个植树造林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压力也是动力。“今年,在造林模式中,我们要通过财政贴息、风险担保、种苗供应和技术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实现资源换绿化、土地换绿地、社会力量投资重点地区绿化。”李文启认为,植树造林是为了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一个生态安全屏障,并在保护方面寻求更多的发展。
保护湿地,建造候鸟的快乐家园
农历新年过后,银川的天气日益变暖,城市中的主要公园和湖泊逐渐消融,重现波光粼粼的湿地美景,此时南飞的候鸟也飞往银川。最近几天,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在月海国家湿地公园:红嘴鸥、斑点鸭、红嘴潜水鸭和红头潜水鸭...银川已经成为他们发展的热点。
李志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每年从二月到四月,他都会在城市的主要湿地和湖泊中拍摄稀有鸟类的照片。"去年,我在元宝湖拍摄了数百只白色琵鹭,这还是很少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每年春天从南向北迁徙,经常在银川停留休息,从4月下旬开始将陆续向北飞去。
银川湿地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平说,去年在灵武出现了20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鸥。“鸟类是城市环境的晴雨表。鸟类的数量直接反映了城市环境的好坏。目前,银川市共有鸟类239种
目前,银川市拥有湿地面积5.31万公顷,天然湖泊200多个,城市湿地覆盖率达到10.65%,湿地保护率达到78.5%。今年,银川市还将出台相关的湿地生态恢复方案,要求各辖区加强湿地执法,坚决查处破坏湿地,特别是伤害湿地鸟类的行为。
拓宽绿地,描绘新的城市景观
三月,是时候唤醒城市绿地了。银川市园林管理局绿化的苗圃基地已经开始为五一展览培育矮牵牛、孔雀草、万寿菊、金鱼草等草花。我市园林工作者也开始在早春修剪城市树木,预防病虫害,每年吸引公众注意力的小型和微型公园的建设也已提上日程。
“今年的小型和微型公园规划也差不多已经进行了。我们会在完全确定后向公众公布。”银川市园林管理局园林建设科科长张铎表示,今年的小微公园选址仍然以周边社区、企事业单位、商业等密集区域为第一原则,然后根据选址区域的地理、文化和历史因素,将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园林小品中,同时配置不同品种规格的各种树木,全面体现银川千年古城的魅力。
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从2014年开始,银川市将城市建设的废料变成了小型和微型公园,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当地的小气候,让市民在离开家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树和草之间的自然清新。
截至2018年底,银川市已建成52个小型和微型公园,总面积约93公顷。从最大的占地8.6公顷的绿水街花园到占地0.2公顷的湖滨街花园,这些小型和微型公园实现了银川市民500米以内到达公园的愿望,为这个美丽的中国居住城市增添了更多的街景。(记者梁晓雨)
编者:张嘉诚
标题: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让生活环境更美好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