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2字,读完约2分钟
面对日益加强的监管,一些地方从积极整治到现在,变得越来越麻木,导致违法行为的反弹。这种情况必须高度警惕。
从最近生态环境部加强对蓝天防御战重点领域监管的情况来看,令人惊讶的是,通报的问题数量急剧增加。以3月21日至23日的强化监管为例,3月21日上报225个问题,3月23日上报289个问题,3月22日上报305个问题。虽然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反应占一定比例,但日常违法行为的反弹趋势非常明显。
有些人可能不同意。加强监管涉及北京、天津和河北的28个空气污染传播渠道。每天,每个城市平均会发现10个问题,这并不严重。"没有比较就没有害处。"以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为例,去年12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魏奋平原的37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在这些城市中,有225家企业(单位)存在问题。3月22日,工作组发现了129个严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问题,这些问题在12月份超过了整个月的一半,几乎涉及到该地区的所有城市。
2017年4月开始对空气污染进行强化监管(后来改为监管)。早期接受检查的企业比例高达近70%。随着监管的深入和压力传递的到位,2018年,普遍违法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监管通报中发现的问题数量每天都在下降,有时甚至下降到一位数。这些工作成果为2017-2018年秋冬季空气质量的大幅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最近的通报中不难发现,问题的类型是老面孔,无非是“分散污染”、未安装处理设施或处理设施运行异常、粉尘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无效等。,这也反映了一些地方在面对强化监管时的疲惫心态。
系统动员、异地部署、千里援助、强化监管是保卫蓝天监管模式的重大创新。它们背后是国家环境监测员的努力和贡献,这是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但是,面对日常的强化监管,一些地方已经从最初的紧张状态中积极整改,现在却越来越麻木和迟缓,这直接导致了违法行为的反弹。这种情况必须高度警惕。
污染就像逆水行舟。如果你不前进,你就会后退。目前,保卫蓝天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山越岭,永不动摇,永不放松。我们期待各地区、各部门通过持续监管和高压手段,大力推进环境守法,为每一片蓝天不懈努力。(孙秀燕)
《人民日报》(2019年4月2日,第13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面对强监督 执行不能弱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