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你觉得特别热吗?天气很热吗?这不是幻觉。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项目的最新数据,自1880年气温记录开始以来的最高月平均气温记录是在今年7月份创下的。不仅如此,包括今年在内,过去五年的七月赢得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个七月。
地球越来越热了。
8月6日,《自然通讯》发表了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联合研究报告。该研究指出,与工业化前的水平相比,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从1.5摄氏度上升到2.0摄氏度,中国城市地区8.3亿居民中每年至少有27,900人死于与热有关的疾病;如果温度上升能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以内,预计与热相关的死亡率将降低18%。
热浪是如何杀死人的?人类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
地球变得越来越热,这将增加死亡的风险
气象学对高温和热浪有明确的定义。在中国气象学中,日最高温度超过35℃被定义为高温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将热浪定义为日最高温度高于32℃并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在中国,气象局规定,连续三天以上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天气过程称为热浪。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近年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于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全球高温热浪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发生范围也在扩大。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今年7月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高温热浪。在欧洲,与去年同期相比,高温热浪使格陵兰的温度上升了10至15摄氏度;在美国,由于东海岸和中西部地区气温飙升,许多地区的气温记录已经被打破;在日本,有5000多人因热浪而寻求住院治疗;在俄罗斯,数百公顷的北部土地正在野火中肆虐;在印度,人们饱受热浪和严重缺水之苦。
广东的情况怎么样?据文献报道,广东省横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过去50年的高温日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0.27天。
据统计,广东高温日数是70年代最低的,平均每年不到10天;1998年以后,高温日数显著增加,平均每年超过20天。同时,热浪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增加的趋势。据气象统计,20世纪50年代广州平均一年出现3次热浪,21世纪初增加到33次。
深圳国家气候观测站的杨宏龙利用全球区域气候模式系统模拟了未来中国区域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与1961-1990年基准期相比,本研究预测2071-2100年中国各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强度将增加,频率增加100%以上,持续时间增加30%以上。
为什么人类需要密切关注高温热浪?因为,高温热浪除了让人感到不舒服和不适外,还会直接增加死亡的风险。
“热死”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夸张。2003年,热浪席卷欧洲,造成3万多人死亡,其中法国死亡人数接近1.5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复旦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覆盖中国272个城市的研究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热浪会使居民的死亡风险增加7%。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介绍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郭教授,在温室气体排放的不同情景下,对热浪与过度死亡的关系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与1971年至2020年期间相比,在rcp8.5的排放情景(第五次ipcc报告中设定的温室气体高浓度情景)下,2031年至2080年期间,中国因热浪造成的超额死亡可能增加35%。
广东每年有多少人死于高温和热浪?刘涛介绍说,目前,省疾控中心已经建立了覆盖全人口的死亡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高温和热浪对居民造成的死亡风险。2014年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个小组在广州、南雄、珠海和台山进行了调查,发现热浪期间居民的死亡风险分别比非热浪期间高4.8%、15.4%、4.6%和12.5%。
高温是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诱因
高温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的诱因,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更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这增加了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对正常人来说,生热和散热的过程是相对平衡的,以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在高温热浪下,人体健康损害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热应激和热休克,容易引起中暑。”刘涛说。
中暑有时是“致命的杀手”。如果治疗不及时,中暑可恶化为严重病例,如热痉挛、中暑衰竭、热辐射病等,对脑、肝、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在高温热浪下,老年人、孕妇、婴儿、户外工作者、心脑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成为最易受伤害的人群。刘涛指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系统退化,适应异常温度的能力减弱,热浪来袭的风险很高;儿童和婴儿自身的体温调节系统不发达,他们更容易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孕妇的激素状况和代谢功能变化也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也是高温和热浪的易感人群。刘涛介绍说,当高温热浪来临时,这些患者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排汗阈值相对较高,出汗较多,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使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压力升高,从而增加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对于城市中的一些户外工作者和低收入群体来说,他们不得不在烈日下工作,所以他们更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
高温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诱因,其中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更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从而增加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刘涛表示,根据监测,热浪期间医院急诊科和住院人数大幅增加,老人、儿童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就医风险也有所增加。
刘涛的研究小组在广州、南雄、珠海和台山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导致的热相关死亡率存在差异。高温热浪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死亡风险也在增加,其中75岁以上人群的死亡风险最高,女性的死亡风险大于男性。
人口快速增长和老龄化将加剧热效应
除了热浪本身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之外,热浪期间人们的健康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与许多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例如,城市化、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卫生资源的社会配置、人们的健康风险意识、个人防护行为等。
欠发达和贫困地区是热浪肆虐的脆弱地区,死亡风险更高。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在广州、南雄、珠海和台山的研究发现,虽然四个城市的夏季气温变化和热浪频率非常相似,但南雄和台山的热浪造成的死亡影响大于经济发达的广州和珠海。
这与不同地区居民的脆弱性有关。南雄和台山地区居民对高温热浪的适应能力较弱,如空利用率低,高温热浪期间没有空的家庭很难抵御高温的影响。此外,医院数量、医疗技术水平、住房条件和基础设施(冷却中心、大型购物中心等。)这一带的情况都比广州和珠海差。
尽管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比农村地区的居民有更好的经济条件来应对高温死亡的威胁,但城市化也是加剧高温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
刘涛介绍说,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将加剧城市极端高温的范围和强度,增加城市居民在高温下的健康风险,并对极端高温期间的死亡率产生重要影响。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将使高温和热浪的热效应更加显著: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约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9%。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3%。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卫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老年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这将加剧高温热浪的热效应。
刘涛团队对广州的研究也表明,未来快速的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将大大加剧热效应。然而,如果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死亡风险可以抵消75%。
值得注意的是,pm10、pm2.5等空气体污染也会加剧高温热浪的“杀伤”效应。刘达美介绍说,火山灰和其他空气体污染将增加高温造成的死亡风险。“在高温下,pm10对非意外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最大。”
此外,北京大学吴教授对21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pm2.5在高温时对肺功能的影响大于低温时。
应注意高温健康风险警告
2001年,上海建立了热浪与健康监测预警系统,这是中国第一个高温健康预警系统。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了南京、深圳、重庆、哈尔滨等不同纬度的城市,建立了基于社区的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系统。
深圳高温热浪与健康风险预警系统于2013年8月启动。将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湿度和环境污染物浓度等基础数据输入系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显示健康风险指数。热浪健康风险预警分为四级,每一级预警都有相应的对策。例如,蓝色警告是“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活动,避免暴露在阳光下”;橙色警告是“公众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期或环境中活动。”
刘涛介绍说,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规划》,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防暑降温管理办法》。广东省政府还颁布了《关于颁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关于做好高温季节劳动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保障。
中国公众对高温和热浪的健康风险的认识普遍较低。“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高温热浪,但他们不认为自己会受到热浪的影响。”刘涛说,即使有最先进的高温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如果公众不调整自己的个人行为,应对措施将难以奏效。因此,有必要开展公众宣传教育。
据刘涛介绍,广东省疾控中心已经为老年人、孕妇、儿童和户外工作者等弱势群体制作了宣传单和科普动画。专家们还发明了“防暑降温”的配方,印在帆布袋和扇子上,分发给老年人。
省疾控中心还开发了一款基于温度与健康关系的环境指数手机应用“环境健康指数”,实时向公众提供温度变化和空空气污染造成的健康风险指数,提醒各类人群在不同天气下应采取的适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包括广东在内的许多学者对高温与死亡或发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刘涛指出,关于热浪对健康影响的大规模、多中心和多区域研究很少。
刘涛认为,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部门掌握了大量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可以与气象和环保部门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深入研究,真正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的联合机制,才能实现对高温和热浪的有效应对。”刘涛表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交通运输对高温和热浪的应对可以带来健康协同效应,增强人们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绿化建筑、使用高反射率和浅色材料来增加建筑的蒸散量和反照率,可以增强建筑的外部隔热屏障,降低室内空负荷,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提高人们对高温天气的耐受性。
在城市规划中,发展城市绿化和增加植被覆盖度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建立大规模的冷却中心,在高温和热浪期间为老年人等弱势人群提供冷却场所。绿色植物可以为公众提供阴凉,减少高温时的室外热暴露。(记者李秀亭朱晓峰黄金辉通讯员梁宁)
编辑:张静文
标题:高温热浪下如何保护自己?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