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地球是我们的绿色家园,那么自然保护区是这个家园中最珍贵的“物种宝库”和“绿色明珠”。
1956年6月30日,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这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的一个里程碑。
从肇庆市区开车不到20公里,你就会来到鼎湖山脚下。走进这个占地17000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新的绿叶映入我的眼帘。山顶被云层覆盖,山间湖泊清澈透明。空的空气清新自然。
它更重要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我们所能看到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欧阳薛军说,如果你翻一下世界植被图,你会发现整个北回归线上的土地几乎都是黄色的,大部分都被沙漠覆盖。然而,只有在中国南方才能看到大片的绿色森林。其中,鼎湖山最引人注目。
“鼎湖山保存了一大片季风常绿阔叶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片原始森林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因此,它也被称为“北方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欧阳薛军说道。
自1956年建立以来,科学家和护林员一代又一代地扎根于此,并继续用科学的保护方法来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保护区。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陈焕勇等一批植物学家在室外采集植物样品,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鼎湖山的宝地。他们认为这个地方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自然植被应该保存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在陈焕勇等人的推动下,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于1956年正式建立。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从无到有,在当时自然保护区发展模式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
“例如,探索实行分区管理,将保护区分为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考虑到当时周围人们的需要,他们被允许在总保护区捡一些垃圾。但是,在重点保护区,任何草或树都不能移动。”在保护区工作了37年的植物学家黄忠良说。
1980年,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将生物圈概念注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之中。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持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生态底线,在区域管理模式下保持了保护和发展的“生命线”。
多年来,鼎湖山得到了严格的开发,19年来没有开发建设新的旅游设施;严格控制外国车辆进入,进入景区,换成环保电瓶车;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从而保证了鼎湖山一级空气和一级水质的环境质量。
近年来,鼎湖山的保护理念已经从“看家”、“防死”转变为以科研、监测、修复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其建立“森林样地”监测和研究动植物的保护模式已在许多地方推广和复制。
如今,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得到了保护。自然保护区大约有2400种植物,2291种野生高等植物。在动物种类中,有260种鸟类和41种哺乳动物。
“几十年来,鼎湖山一直保持着生态红线,没有受到大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保护。少数旅游活动也可以与自然保护区和谐发展。这也是它作为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探索作用。”黄忠良说道。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中国已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5%。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一大批自然保护区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周颖)
编辑:张静文
标题:科学接续保护 守住生态红线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jy/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