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9字,读完约4分钟

这场“习惯革命”的关键之一是对公众的意识形态动员,在这个试点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垃圾分类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而不是个人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今后,坚持垃圾分类将是所有人必须坚持的底线,那些不实施垃圾分类的人将受到惩罚。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最近,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面发布。《条例》作为北京市当前和今后推进生活垃圾管理的法律,从“规划与建设”、“减量化与分类”、“收集、运输与处理”、“监督与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两者实行梯度处罚;餐馆和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物品,并对“混装混运”现象进行处罚。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所在。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另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出现的垃圾革命。”2000年,以北京为代表的八个城市成为中国首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十多年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治理目标的提高,包括北京在内的46个城市实施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现在北京版的规定已经出台,并计划于明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生活垃圾管理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一个关系到城市发展命运的民生计划。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场“习惯革命”的关键之一是对公众的意识形态动员,在这个试点课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垃圾分类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而不是个人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情。经过十多年的宣传,妇女和儿童都知道垃圾分类是减轻城市负担的原则。人们也有厨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概念。然而,就像不闯红灯、随地吐痰等文明行为一样,垃圾分类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无效的,许多公民“言行一致”。知行二皮的原因很简单——倡导文明没有强制力,宣传口号不足以引导每个人放弃环保的便利。另一方面,有待实施的法规的革命性进展在于弥补了这一缺陷,并将宣传提升为义务。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什么是义务?即公民或法人依法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理解,以明年5月1日为界,北京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将从“提倡”转变为“要求”。首先,垃圾分类将是强制性的。根据规定,北京的主要单位和公众承担着垃圾分类的主要责任。如果我们说过去的垃圾分类是向前迈出的一步,那么在未来坚持垃圾分类将是所有人坚持的底线。其次,未能对垃圾进行分类将会受到处罚。必须履行义务,如果有法律,就必须有惩罚。条例中有专门的一章,分析了不履行垃圾分类义务可能受到的处罚。这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北京对垃圾分类是认真的。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以严肃的执法唤醒文明的义务是基于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果实,却不愿意承担文明的代价。任何习惯都是多年养成的。一旦普及,就表明这种习惯可以带来一些便利。放弃习惯意味着迫使人们走出“舒适区”,如果没有强大的驱动力,这注定是难以实现的。从文明的特征中,社会文明可以从行为的细节中看出,这往往是一根烟和一口痰的问题。这使许多人粗心大意,也使其他人难以多说。作为一种外力,制度更真实,人们有足够的压力去修正这一节。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如此坏的习惯,以至于人们想当然并认真对待它。要推动生活垃圾由混装向分类转化,必须打一场严肃的“大仗”。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表面上看,垃圾分类是物理分类,但实质上,它是生活观念的改变。文明不会从天而降,保护文明的措施和能力也是治理能力的体现。作为一个大国的首都,北京应该走在前列,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的城市治理体系,并以北京的经验为中国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崔)

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编辑:张洋

标题:垃圾分类是生活方式更是基本义务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