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生活富裕,物质丰富,但产生的垃圾也在增加。垃圾污染环境,影响和制约发展,这是人们所不喜欢的。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加入垃圾收集大军,成为环卫工人的小编辑。据报道,海归女主人陈回国后并没有在一家高薪公司做白领。相反,她深入河北省保定市南峪村,挨家挨户收集垃圾,倡导村民做垃圾分类。她因为“捡垃圾”成了“网红”,而“捡垃圾”成了一种时尚。

绿色生活践于行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主要以农村堆存、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占地面积大、渗滤液污染周围环境、散发恶臭甚至有害气体等缺点。因此,要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我们不仅要处理产生的垃圾,还要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量。

绿色生活践于行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缺乏主人翁意识,对“搭便车”有着严肃的思考。此外,政府主导的垃圾处理服务是免费或低收费的,这使得一些本应由个人承担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责任被移交给政府或社会。他们认为垃圾处理是环卫工人的事,与他们自己无关。

绿色生活践于行

事实上,垃圾处理不是与自己无关,相反,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大量垃圾,社会和专业机构的处理能力不如垃圾围城的速度。如此现实,它要求每个人和家庭积极配合垃圾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加强环保意识,并拒绝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其他耐火塑料制品;另一方面,对于产生的垃圾,市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降低了垃圾处理的难度。通过每个人在垃圾产生和处理过程中的努力,产生的垃圾量可以最小化。

绿色生活践于行

要实现垃圾减量,每个人都必须合作,单靠政府不能保证生活垃圾减量、处理和无害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公民不仅是良好环境的享受者,也是良好环境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和维护环境。

绿色生活践于行

面对垃圾处理和污染防治的新形势,引导全民树立“垃圾减量化从我做起,人人对垃圾管理负责”的理念势在必行。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创新和完善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将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推进废物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绿色生活践于行

减少垃圾始于内心,绿色生活在实践中得以实践。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清洁环境已经成为每个人追求的新时尚。只有把绿色发展的要求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才能不断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形成建设和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董佳颖)

绿色生活践于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08版,2018年9月11日)

编者:张嘉诚

标题:绿色生活践于行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