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1字,读完约3分钟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了《零废弃物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约10个具备条件、基础和适当规模的城市开展“无垃圾城市”试点。
根据该规划,“无废弃物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断从源头上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化学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填埋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弃物控制与回收研究所所长刘建国表示,目前,中国“无废弃物城市”的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与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合力,执行力度也不够,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其次,要协调好相对“低质量”固体废物利用、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标准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三,我们应该警惕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以服务于建设“无垃圾城市”为幌子出现在BLACKPINK,从而损害和干扰“无垃圾城市”的建设。
刘建国表示,固体废物的特性复杂多变,波动性大,质量相对较低,可能含有多种污染物或干扰物质,这是不同于工业原料的基本特性。中国经济和社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高质量和环保的高标准,对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设定了更高的门槛,对推进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模式,从源头上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根据规划,到2020年,系统构建“无垃圾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探索“无垃圾城市”建设综合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扩展的“无垃圾城市”建设示范模式。同时,我们应该实践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以绿色生活方式为导向,促进生活垃圾的减少。通过发布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引导公众在食品、服装、住房和交通方面实践简单、适度、绿色和低碳的生活方式。
刘建国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建设“无垃圾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2017年3月《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施方案》颁布以来,中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新时尚”。强制分类的46个试点城市均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施方案,其中28个城市完成了垃圾分类相关立法或颁布了专项管理措施,部分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机构。根据分类处理制度的要求,各城市正在逐步建立垃圾分类的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弥补分类处理设施的不足。其中,厦门、深圳、宁波、上海和北京在垃圾多元化处理和全链管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建设“无垃圾城市”进行了有益探索。
刘建国说,垃圾分类是一个动态改进和持续改进的过程,注重全民参与,养成习惯,而且必须实事求是。在参与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居民可以感受到垃圾带来的痛苦,逐渐养成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习惯,并将绿色生产的理念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从而减少生活、消费和生产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真正从源头上推动减量化和资源化。一个“没有垃圾的城市”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每个人都尽可能少地制造垃圾。垃圾产生后,将按要求进行分类,真正为建设“无垃圾城市”做出贡献。(朱传阁实习生苏茜茜)
编辑:计然
标题:普遍推行垃圾分类是无废城市建设重要内容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xw/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