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十月,秋风吹来,一张金色的脸。急剧的降温并没有停止人们的热情。近日,来自理论界、文艺界的十三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倡导绿色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交流思想,交流经验,启迪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使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意义重大。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长李等这次座谈会已经等了很久,他说:“今天的座谈会开得很及时,发出了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并将其纳入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信号。我认为这很好。”
在热烈的气氛中,与会者畅谈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表达了对讲好生态故事的热切期待,表达了传播绿色价值观的坚定决心,提出了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传承与借鉴,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将是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清华大学教授陆枫说:“从文明意识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空之前的一场革命,它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文明和文化是如何可持续的。”
与会专家认可了冯路的观点。
在加快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中,“生态文化”居于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它被赋予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防治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时代,如何为生态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每个人都建议在宣传中应该回归传统文化的价值。山东工业大学教授陈红兵谈及传统生态民俗,强调其作用的内在机制在于民俗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对一切自然事物怀有敬畏和感激之情。
陈红兵号召更多的艺术家和作家自觉创作生态民间文学。在继承和吸收这些传统民间智慧的同时,还应该研究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与传统民俗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民俗的宣传教育作用。
对于文化的“强大力量”,李甚至更加直言不讳。他列举了18世纪作家穆尔推动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的行动,并指出文学和艺术在推动保护世界自然生态的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设生态文化要进一步加强与文艺界的联系,运用文化手段,传播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
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文化,是作家、学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有些产品有宣传和推广的把握,这是深入人心的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ci作家汽车经销商因临时事件未能出席本次研讨会,深感遗憾。
汽车经销店与“生态环保”联系在一起,这源于王咏梅的《让中国更美丽》和他的歌词。作为环境日的第一首主题曲,它现在正回荡在祖国的每个角落,悠扬的歌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我真的没想到”,这首歌是如此“热”。作为一个小系列的词,汽车经销商毫不犹豫地接管了歌曲的创作。他希望通过歌曲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向人们描绘冬天的雪花、春天的绿草、山中的飞鸟和泉水的诗意美,“传达一种积极的能量和主旋律”。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作家叶眉在座谈会上说:“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手段。”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领域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离不开好的“产品”。
在座谈会上,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生态文化的传播应该有一个很好的把握,这个把握应该是一个有形可见的宣传产品。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倡导绿色价值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文化建设,规划、制作和推广了一系列宣传产品。例如,宣传“让中国更美丽”环境日的主题歌,并在全社会组织大规模的演唱;开展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征集和展示,以“迪达文心”为主题的生态文学作品征集,组织作家深入环保第一线,组织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摄影、书法、绘画比赛,努力繁荣生态文化作品创作。
这些宣传产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增强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动力。
主题歌《好作品可以自己说》,在2019年短短一个月内收集了400多首歌曲。在生态环境系统中,到处都是生态环保主义者的歌声,充满了深情。江西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的蒋建平说:“每个人都唱歌、投资,通过一首歌,可以凝聚力量、鼓舞士气。”
不仅仅是生态环保主义者陶醉在歌声中,文化渗透最终也会变成一种行为意识。在“快手”这个短平台上,已经有1300多部“让中国更美丽”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自发拍摄的视频作品,甚至还有广场舞版和幼儿园小朋友自娱自乐的歌唱。
“我们必须引入我们喜欢看到和听到的形式,引入不同的类型,并以人们需要的方式传播它们。”生态环境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顺泽建议,不仅要有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具体载体,还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和新媒体的力量,将生态文化建设推向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绿化。
“总之,要提高宣传效率,直接打击人心。”吴顺则说道。
有一些方法可以引导公众了解并一起行动
作为一个时代的小编辑,作家叶眉认为,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每一次部署都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更具可操作性。”
从行为意识,从成就到行动,宣教部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第六个五年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生态环境部积极组织宣传和文化体验活动,倡导生态伦理,促进公众参与。面向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家庭等领域,收集评选十大公众参与案例,评选100名最美丽的生态环境志愿者,进一步宣传“美丽中国,我是演员”主题,引导公众整合知识与实践,自觉践行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以“环境日”为例,近年来,其活动规格更高、宣传规模更大、参与者更多,社会各界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也很高。2019年,我们将通过环境署的影响力和沟通渠道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的行动和成就。特别是确定了“捍卫蓝天,我是演员”的世界环境日主题。
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我们的宣传方法应该多样化."。例如,吴顺泽在讲话中提到,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开了一个好头,公众可以走进环保,了解环保,实践环保。
文化工作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作家叶眉说:“我认为所谓的宣传和推广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部的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公民行动、一个联合行动和一个综合行动。”今天,中国的环境保护应该成为一种公民意识和道德准则。”
今后,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开展生态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的征集活动,引导文化作品的创作方向;推动网络文化的创造,发展以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微电影、微视频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对生态环境宣传作品创作的支持,推出一批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生态价值观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殷切的期望和信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边肖·张莉)
编辑:张静文
标题: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主流文化
地址:http://www.gshxhs.com/gmwwh/54.html